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出自唐代韦应物的《东郊(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出自唐代李白的《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
-
牧童指瑕 苏轼 【原文】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①以百数。有戴嵩斗牛图一轴③,尤所②爱,锦囊玉轴常以身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
-
《蝶恋花·春景》译文|注释|大意|赏析花褪①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②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 "> 卢挚《双调·蟾宫曲·丽华》注释赏析
叹南朝六代倾危②,结绮临春,今已成灰③。惟有台城④,挂残阳水绕山围⑤。胭脂井金陵草萋⑥,后庭空玉树花飞⑦。燕舞莺啼,王谢堂前⑧,待得春归。 ①丽华:张丽华,进朝陈后主的宠妃。后主建筑临春、结
-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必须背诵70首优秀古代诗词。这些古诗词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是中国五千年诗歌史上的精华之作。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生僻字注音版)
-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
-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讲的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感触,它并非要“不见”、“无情”,只是在喧闹后的沉静中心有所慨,因此在解释这两句时要特别小心,因为这种意境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
隋朝建立之初,与之并存的政权有后梁和陈。后梁,是占据江陵(今属湖北)及周围数县的小国,其皇帝萧琮于开皇七年(587)到长安朝见隋文帝,被扣留,文帝命襄州(今湖北襄阳)总管崔弘度带兵进驻江陵,遂灭后梁。
-
尊经阁记注音版 尊zūn经jīng阁gé记jì 经jīng , 常cháng道dào也yě 。 其qí在zài于yú天tiān , 谓wèi之zhī命mìng ; 其qí赋fù于yú人rén , 谓w
-
《宫词/宫中词》由唐代朱庆馀所创作。以下是宫词/宫中词全诗拼音版、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全诗原文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宫词拼音版jì jì huā shí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