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野史秘闻

从辛亥革命口号第一句“驱除鞑虏”可知:孙中山真的看懂了中国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18:08:55阅读:50

文丨历史时刻录

图丨来源于网络

孙中山先生: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


01导言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他也是最早“理解”中国社会、中国政治的那一批人之一。

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提出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很多人认为这个口号的第一句“驱除鞑虏”,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民族之分。

而我认为这是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不理解,以及对当时中国政治的不了解。

今天,我们以清代政治特点角度出发,读懂“驱除鞑虏”背后的真正含义:这不是民族之分,这是对当时中国政治的深度理解。

02清代的部族政权

这一切还要从清代的政治特点说起。很多人认为清朝和秦、汉、唐、宋、明,等王朝一样,都是封建王朝罢了。实则清朝却与以上王朝有着根本的区别,清朝的政权是“部族政权”。

清王朝的创立者:皇太极


什么是“部族政权”呢?

我们先看汉、唐、明等王朝,我们能找到一个群体始终对整个王朝有支配性力量吗?

  • 皇亲国戚?他们虽然爵位世袭,但是却不掌权,即便有做官的皇亲国戚,他的官职也不世袭,所以,谈不上支配国家。
  • 士族?中国确实有士族占据国家资源的时候,但是士族本身却是可以替换的,没有那一个士族是可以永久传承,既有旧的士族没落,也有新的士族崛起
  • 读书人?中国历朝历代读书中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很多重要的官职也都是由读书人提拔上来的,可以说对国家有支配性力量。但是读书人却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什么人都可以去读书,成为读书人,而走上仕途。

所以,答案是找不到。但是清朝有这样的一群人,那就是一群满人。清朝时期,满人口数量占比在整个中国中是微乎其微,但是整个国家的军政大权却都由满人控制。满人这个群体是不会变化的,汉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满人,因为他没有那个血统。

清朝的掌控者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一个皇帝,而其背后是整个部族,由一个部族控制整个国家,这就是“部族政权”。

满族文化:新年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再来谈一下,清朝为什么是一个“部族政权”。

01.官员

大小官员在一个国家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人的神经中枢,对这个人有着支配性的作用。

我们来看一下清朝的官员组成结构。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六部制,即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但是清朝却在六部人员上做个调整。

六部本来是每部有一名尚书、两名侍郎,六部加在一起也就是六名尚书、十二名侍郎,一共十八个官员。

清朝,国家规定,每有一名汉人尚书、汉人侍郎的同时,还要与之配备一名满人尚书、满人侍郎。也就是说六部原本的十八个官员变为了三十六个,汉人、满人比例1:1,而又由于满汉尊卑有别,其实上大权是掌握在满人手里的。

清朝六部人事组织结构示意图


而除了六部,其他地方的大小官员,也都是满人占多数。在官员的构成的便可看出,清朝是满人控制的王朝。

02.地方

清朝以前,地方上一般都是类似“郡县二级制、或州郡县三级制”

而到了清朝,从县开始、到府、到道员、到布政使、到总督、巡抚,由“二到三级制”转变为“五级制”,总督、巡抚也是多由满人担任。

就是这样总督、巡抚都不是有话语权的地方官,因为一旦有战事,朝廷会另派经略大臣、参赞大臣之类的人来前线接手指挥。

总之,清朝时期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权力,这正是满人对汉人的一种统治。

清朝地方官制


除了地方行政单位,清朝还将“八旗兵”镇压在全国各地,八旗兵均为满人,其指挥者也自然是满人。这正是满人对汉人的一种军事镇压。

可见,清朝是一个由满族部落统治的“部族政权”。

03.考试制度

我们从清朝的考试制度、人才选拔上也可以看出,清朝是一个“部族政权”。

晚清末年,邹容在《革命军》书里说:

自大学士、侍郎、尚书满汉二缺平列外,如内阁,则满学士六,汉学士四。满蒙侍读学士六,汉侍读学士二。满侍读十二,汉侍读二。满蒙中书九十四,汉中书三十…………

我简单翻译一下:

满人学士六人,汉人学士四人;满人、蒙人侍读学士六人,汉人二人;满人侍读十二人,汉人侍读二人;满人、蒙人中书九十四人,汉人中书三十人…………

清朝满汉官员数量对比


由上可见,虽然汉人人口数量远多于满人,但是人才的选拔,官员的任用上面,满人还是要远远多于汉人。

由上三点可见,清朝是一个由满人部族控制的“部族政权”。

03清代改革难以成功的原因

很多人认识不到清朝的“部族政权”性质,认为清朝如同以前的封建王朝性质一样,所以主张改革。以为自己的意见好,皇帝支持自己,自己便能成功,而这是错误的。

改革是要统治者支持的,而清朝的实际统治者并不是仅仅是一个皇帝,还有他背后的整个“部族贵族集团”。

所以,想要改革成功,就需要整个"满人部族贵族集团"支持。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改革有损整个"满人部族贵族集团"的利益,他们必然会站出来反对。有人会说,如果不进行改革,整个"满人部族贵族集团"都会被毁灭,满人自己就不清楚这点吗?

会有人清楚,也会有一部分满人支持改革,比如光绪帝,以及支持他的满人大臣。但是整个"满人部族贵族集团"有这种长远眼光的人毕竟还是占少数,整体上还是反对改革的。

这也是光绪帝、康有为等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康有为


康有为正是没有看到当时清政府的政治特点,认为只要皇帝支持自己,自己就可以成功。最后的结果证明他错了,仅有皇帝支持还不够,还需要其背后的整个"部族贵族集团"。

04结语

康有为没有看懂清政府的政治特点,他主张改革,最后失败了。

而孙中山先生正是看清楚了,清政府的政治特点,是一个“部族政权”,想要改革成功,就必须清政府背后的整个"部族贵族集团"的支持,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孙中山先生坚持革命,只有推到了清政府背后的整个“部族贵族集团”,才会取得成功。

因此,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的第一句便是“驱除鞑虏”,也就是打败清政府的“部族政权”。

所以,有人说孙中山有局限性,有大汉民族主义,这是不正确的,孙中山先生反对的是清政府背后的"满人部族贵族集团",而不是满人群体。

孙中山先生在推翻清政府后,改“驱除鞑虏”为“民族主义”,并且严厉批评搞民族复仇论的人。

可见,孙中山先生起初的“驱除鞑虏”的口号的本意,是反对清政府背后的"部族贵族集团",而与各个民族无关。

孙中山先生是真的看懂了当时的清政府,当时的中国。

喜欢作者的朋友,可以点个欢迎呦!

猜你喜欢
  • 七年级文言文

    七年级文言文   夸父追日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

  •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谎言的衰落》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谎言的衰落》 英国十九世纪末唯美主义作家、诗人王尔德著。这是王尔德的重要著作,同《批评家即艺术家》等论文一起,收入他的论文总集《

  • 古诗《谢枋得·庆全庵桃花》诗词注释与赏析

    谢枋得·庆全庵①桃花寻得桃源②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释】①庆全庵:寺庙名。②桃源:典出欧阳修 "> 千里迢迢造句八则

    【千里迢迢解释】形容路途遥远。迢迢:遥远的样子。 【千里迢迢造句】 ①他千里迢迢去北京和失散多年的弟弟会面,兄弟俩一见面就抱头痛哭起来。 ②老人千里迢迢自家乡来部队看望当兵的儿子,在部

  • “泉仲遵,少谨实,涉猎经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泉仲遵,少谨实,涉猎经史。年十三,州辟主簿。十四,为本县令。及长,有武艺。遭世离乱,每从父兄征讨,以勇决闻。高敖曹攻洛州,泉企令仲遵率五百人出战。时以众寡不敌,乃退入城,复与企力战拒守。矢尽,以杖棒捍

  • 领导力

    【3088】领导力(〔英〕亚历克斯·弗格森,迈克尔·莫里茨著,叶红婷、柴振宇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6.6万字,2016年11月第1版,58元)△全书共分13章:成为你自己;承认你的渴望;化零为整;吸

  • 吾友王安顺文言文欣赏

    吾友王安顺文言文欣赏   吾友王安顺,遵义人也。性开朗,习乃广,交友于市,名传一时而不朽。好动,心强而志坚,体壮而怀大志,亲戚异之,常与之言,大喜而归。初学,女子慕之,视其为潘安,谓之

  • 李白《古风其三十九》全诗赏析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行一作悲)(此诗一作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

  • 《三人成虎》文言文及注解

    《三人成虎》文言文及注解   《三人成虎》文言文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进行考察、思考,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很普

  • “魏羽者,字垂天,歙州婺源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魏羽者,字垂天,歙州婺源人。少能属文,上书李煜,署弘文馆校书郎。时改当涂县为雄远军,以羽为判官。宋师渡江出其境,羽以城降,太祖擢为太子中舍。 太平兴国六年,受诏诣瀛州覆军市租,得

相关栏目:
  • 历史人物
  • 野史秘闻
  • 上古传说
  • 夏商周历史
  • 春秋战国历史
  • 秦朝历史
  •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 魏晋南北朝
  •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 宋朝历史
  •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 清朝历史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