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野史秘闻

共和制中的“家天下”——罗马养子践祚制度,帝国衰亡的伏笔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18:03:45阅读:377

引言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一姓专制社会。自“禹”传位“启”之后,我国就开始了数千年的“家天下”传统:子承父业,兄终弟及。只有皇帝的子嗣才能称得上“正统”。无独有偶,在距离我们数千万里之遥的罗马帝国,也有类似这样的制度,只不过他们是“养子继承制度”。

在世界史上享有盛名的屋大维率先开启了这种制度,发展到安东尼王朝时,已经成为了制度。虽然屋大维将“皇位”传给了提比略,然而提比略和他却并无血缘关系——是皇后和前夫生的孩子。而屋大维为了扶持提比略上位,步步为营、殚精竭虑、这一切当然大有原因,需要细细道来。

一、屋大维率先开启皇位养子继承的先河,披着共和的外衣,满足自己的私心

要想理解古罗马的皇位,为什么不能“理所应当”的传给后代之前,首先需要区分一个概念:屋大维时期的罗马是共和制的,不是专制的。包括屋大维本人也是“第一公民”“元首”并非“国王”。所以,屋大维要想把位置传给他理想的人的这种行为,就带有了“专制色彩”,和“共和”制度是相悖的。

其次,彼时的罗马共和国是由三个主要权力机构共同管理国家:长老院、人民大会、执政官。执政官拥有王权的大部分权力,长老院则拥有行政监督权,人民大会负责选举执政官。屋大维在长期的内战之后,靠着军队战胜了政敌安东尼,成为罗马共和国最有话语权的人。

拥有军队,就相当于拥有权力,这在古代社会也是通用的。屋大维在人民和军队中都拥有绝对的权威,顺利当上执政官。当选之后,他创立了“元首制”,他以“第一公民”的身份管理国家。至此不难看出,这时的罗马共和国,不过是披着“共和外衣”的专制国家,屋大维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元首制”还规定:元首的产生必须要经过长老院的同意。理论上,元首的权力是要受长老院的制约的。随后,屋大维就对“长老院”下手了:将原本的1000多人锐减到600人,并规定只有出身贵族,拥有100万赛思退思财产的人才能担任长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长老院完全是处于屋大维的统治之下的,制约“皇权”,无从谈起。有趣的是,屋大维还陪着长老们演了一场戏:他曾向长老院递出“辞职申请”,表示自己德不配位,不能担任元首,请求长老院另外派人担任。长老们自然诚惶诚恐的拒绝了,还送给他“奥古斯都”的称号。即尊贵的、神圣的意思。这也是英语中8月的由来。

屋大维之所以还保留“长老院”这个行使,是因为在经过数百年的专政侵害下,罗马人对“国王”“君主”等人深恶痛绝。“共和”观念在当时的社会,深入人心。屋大维就算在强大,也不敢触这个“逆鳞”。

还有一种观念需要分清:难道屋大维没有子嗣吗?需要靠养子来继承“皇位”?是的,屋大维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另外,他也没有“后宫佳丽三千人”,古罗马社会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度”,因此即使是“君王”也不能完全保证后代出现子嗣。

而且和我们的传统观念不一样,古罗马人的“传宗接代”的香火观念并没有我们这么重。相反地,他们甚至会嫌婚姻麻烦,而不想结婚,或者不愿意生孩子。所以,罗马人收养男孩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罗马人眼里,收养的孩子和自己亲生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在法律上享有完全一样的社会地位和财产继承权!

屋大维大权在握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私心,想把“皇位”传给自己家族的人。可惜的是,他先后确立的侄子、外甥、外孙之类的亲戚,都相继死去。最后只剩下一个小外孙阿格里帕和提比略,但是阿格里帕在人民口中的评价非常不好。于是,屋大维就把提比略收为养子,并把“皇位”传给了他。

二、皇位养子继承制度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军队、长老院、执政官三方达到相对平衡

前文也说过,屋大维时期,古罗马是个共和国。就算屋大维的权力完全倾轧了长老院,但“传位给自己的养子”,这样极具专政色彩的行为,是怎么得到人民的认可的呢?单单凭着屋大维至高无上的威信,还是做不到的吧。

其实这个问题说来也简单。“民主”和“专制”的主要区别在于什么?在于公民是否拥有选择权。专制之下的公民是没有选择权的,反之“共和制度”下的公民是可以选择国家元首的。以屋大维的传位为例,屋大维在挑选“皇位”继承人之时,就给了公民两种选择:品行不端的阿格里帕和虽然平庸,但没有履历干净的提比略。

随后,屋大维也尊重了公民的意愿选择了提比略。在这个过程中,公民行使了他们的选举权,参与了国家政治格局的建立,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只不过选择的范围有点小而已。

伽尔巴说:“过继时就能选拔最好的人物了,因为生在帝王家只不过是一种机遇,人们对这一点不会给予更大的重视,但是在过继的情况下,人们却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如果人人都希望进行选择的话,大家的一致同意会指出谁会当继承人的。”

屋大维在扶持提比略登上“皇位”之后,就把军队解散了,把职业军人派去戍守边疆。因为他自己就是凭着军队夺得大权的,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军队对于皇位的威胁。屋大维仅在都城内,留下了近卫军。他没有想到的是,近卫军就是他埋下的,威胁整个帝国的祸根。

近卫军就是屋大维的保镖部队,因为要负责自己的安全。屋大维给近卫军开出的福利特别高:不仅工资是普通军人的两倍,还被允许带着武器出入宫殿。而且近卫军根本不用外出打仗,只需要留在都城保护元首的安全就可以了。

一系列的特权滋养了近卫军嚣张跋扈的脾气,在屋大维死后,近卫军的将领多为贵族担任。他们在罗马城内肆意妄为。后来,提比略引起了近卫军的不满,军队哗变,杀了提比略(一说提比略为病死,但近卫军掌权是真的),拥戴卡里古拉登上皇位。

在屋大维时期,皇养子继承制度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屋大维操控着军队和长老院。在他死后,对军队的约束烟消云散,恣意妄为的军人们在罗马城内为非作歹,屡屡发动政变,整个罗马帝国变成了军权的角斗场。

三、对皇位养子继承制度的评价

皇位养子继承制度的积极一面在于,它可以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因素,在长老院的推举下,尽可能的选择鲜明的君主。比如同样是养子上位的“五贤王”,就带着罗马走向了辉煌。在这个时代,政局平稳,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罗马宫廷里迎来了长达75年的稳定期。

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理想的情况下,即罗马皇帝牢牢掌控着军队。一旦军队脱离了掌控,一场席卷罗马的浩劫很快袭来。因为元首制具有普遍性——只要得到长老院的认可,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被推举为元首。于是,无数握有军权的罗马政治家们,开始了对皇位的争执。

比较典型的就是“四帝之年”,即一年之中就涌现了四位皇帝。期间,罗马的政局的动荡程度,可想而知。这时候,依靠选举、血统、推荐等皇位传承的依据已经全部作废。军人掌管这个国家的权柄,最为动乱的一年里,50年内就有26个军人篡位。史称“三十僭主”。

“随着叛乱事件的增加,军队力量不断增强从而威胁到皇帝的施政”;“皇帝不拥有高高在上的话语权,就算是被军队拥立的皇帝,都会被军队杀死,皇帝成为了军队的牺牲品”;“军队成为皇位的主导者,他们任意地操纵皇位,甚至公开拍卖”。

受到军队干政的荼毒,罗马长期处于一个群龙无首的状态。手工业、商业、农业全都出现崩溃迹象,罗马经济大萧条,随之带来人口锐减和城邦衰落。这时,一直在旁虎视眈眈的波斯王朝,趁虚而入,罗马大厦,岌岌可危。

结语

孟德斯鸠曾对该时期的罗马给予这样的评价:“滥用军事统治权的行为,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出卖了帝国的士兵杀死了皇帝,以便获取新的报酬”

就笔者看来,罗马帝国混乱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没有一个固定、严格的皇位继承制度。这给那些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们提供了可乘之机。权力是滋养贪婪的温床,如果不对权力施与严格的制约,那么失去了,就是整个国家了。

参考文献:

《古罗马社会经济史》

《奥斯古都》

《罗马十二帝王传》

猜你喜欢
  • 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生死场》

    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生死场》《生死场》是中国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最著名的女作家萧红的一部传世的经典名著,写于1934年9月,是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

  • 余玠文言文阅读

    余玠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玠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下令曰:集众思广忠益,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欲有谋

  • 范成大《七绝·田家》千家诗赏析

    范成大退居苏州石湖时作《四时田园杂兴》绝句六十首,这是其中一首。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致的描写,歌颂了田家的辛勤劳作。"> 徐有功秉公执法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徐有功秉公执法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徐有功秉公执法  皇甫文备,武后时酷吏也,与徐大理论狱,诬徐党逆人,奏成其罪。武后特出之。无何,文备为人所告,有功讯之在宽。或曰:“彼曩时

  • 初一文言文教学

    初一文言文教学   针对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情况,我摸索出了一套新的教学方法:一读、二听、三说、四辩、五诵。牐犚欢痢<唇岷献⑹汀⒖挝奶崾咀约憾粒初步感受课文,激发求

  • 梦见自己牙掉了,最近的运势好坏!

    许多科研人员对所谓的梦境做出了研究,就研究成果而言现阶段并不能直接下定结论,认定梦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关联。

  •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 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

  • 古文辞类纂《范雎说秦昭王》全文

    范雎说秦昭王 范雎上书,秦昭王大说,使以传车召范雎,于是范雎乃得见于离宫。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雎缪为曰:“秦安得王?秦独

  • 梦见拆楼

    梦见拆楼,得此梦,五行主土,乃是木土相克,异性关系颇为复杂,情感之事切莫强求,与他人间纷争不断者,相处有不安之感,郁结于心,发之于梦,春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沈焕字叔晦文言文翻译

    沈焕字叔晦文言文翻译   南朝人,生于宋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父沈云子。小编收集整理的沈焕字叔晦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前来查阅。  沈焕字叔晦文言文原文  沈焕,字叔晦,定

相关栏目:
  • 历史人物
  • 野史秘闻
  • 上古传说
  • 夏商周历史
  • 春秋战国历史
  • 秦朝历史
  •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 魏晋南北朝
  •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 宋朝历史
  •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 清朝历史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