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野史秘闻

历史上赵云为什么要阻止刘备伐吴?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18:00:13阅读:876

三国历史上,关羽之死与东吴有着莫大的关系,而当刘备称帝之后,选择了对这个曾经的盟友进行反击,名义上是为关羽复仇,然而因为张飞也在这一次的战役开打之前丧生,刘备同样将这件事情算在了东吴的头上。不过对于刘备想要出兵伐吴,诸葛亮一直保持沉默,但是赵云却是极力阻止,那么赵云阻止刘备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为关羽报仇的刘备,孙权的第一反应是选择求和,在向蜀汉求和不成后,孙权陆逊率军应战。

结果,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陆逊在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早在刘备决定兴兵伐吴的时候,蜀汉内部就形成了两大阵营,也即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那么,问题来了,刘备决定讨伐东吴,诸葛亮选择沉默,赵云为何极力劝阻?

1.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八月,刘备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在刘备遭到夷陵之战的失败后,诸葛亮叹息法正如果在的话,可以劝阻刘备不去征讨东吴。

但是,在刘备决定讨伐东吴的时候,没有史料记载孔明曾经劝阻过刘玄德。由此,在很多史学家看来,刘备决定讨伐东吴,诸葛亮选择了沉默的态度。那么,对于谋略过人的诸葛亮,为什么在这么关键的时候保持沉默呢?

2.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劝阻刘备,是因为荆州在《隆中对》中的重要地位。根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徐图天下的战略方针,刘备集团必须占有荆州、益州,等到天下有变的时候,两地同时出兵伐魏,方可战胜强大的曹魏。

对于刘备建立的蜀汉,荆州不仅是北伐曹魏的根基,也是蜀汉人口、人才、物资的重要来源。在失去荆州和关羽后,蜀汉不仅无法兴复汉室,连自保都是一个问题了。正是因为明白荆州的重要地位,所以诸葛亮对于刘备兴兵伐吴,夺回荆州这一决定选择了沉默。

3.那么,同样作为刘备的手下,为什么赵云要极力劝阻刘备不要征讨东吴呢?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杀害关羽之仇。

对此,赵云劝谏刘备:蜀汉的主要目标是击败曹操,恢复汉室。灭了曹魏之后,东吴孙权自然会臣服。在赵云看来,与东吴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不过,刘备没有听从赵云的劝谏,依然选择了兴兵伐吴,并且没有让赵云跟随在身边,而是选择留赵云都督江州。

4.最后,就赵云来说,不仅勇武媲美关羽、张飞、吕布等名将,而且见识高远、直言不讳,比如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给益州百姓。一定程度上,赵云作为刘备手下的中护军,不仅承担着护卫刘备的职责,也有经常劝谏刘备的义务,如同唐太宗李世民身边的魏征。

而这,应该也获得了刘备的认可,不然也不会长期让赵云跟随在自己身边。总的来说,在兴兵伐吴上,赵云之所欲极力劝阻,是因为蜀汉的主要对手是曹魏,而不是东吴,一旦伐吴,只会两败俱伤,并且让曹魏坐收渔翁之利。当然,相对于赵云,诸葛亮更加了解刘备,并且也对夺回荆州抱有一定的希望,所以选择了沉默。对此,你怎么看呢?

猜你喜欢
  • 张耒的故事

    【生卒】:1054—1114【介绍】: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毫县),生长于楚州淮阴(今属江苏)。张耒13岁能文,曾游学陈州,受到学官苏辙爱重,因得从学于苏轼。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

  • “王忠嗣,华州郑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忠嗣,华州郑人。父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抚之曰:“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更赐今名,养禁中。肃宗为忠王,帝使与游。及长,雄毅寡言,有武略,上与论兵,应对蜂

  • 纳兰性德《鬓云松令(枕函香)》诗词注释与评析

    鬓云松令(枕函香)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刬地东风,彻夜梨花瘦。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 "> 王宗坤《一墙之隔》

    由于没能订到9月6日的机票,我到鲁院比其他同学晚了三天,没能参加开班仪式,以致错过了那个重要时刻,到现在我还常常引以为憾。真正走进位于八里庄的鲁迅文学院是在2010年9月10日傍晚,可能因为是周末又错

  • 《独坐敬亭山》原文注释与赏析

    独坐敬亭山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③。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风景幽静秀美,李白曾多次游览此地。②闲 "> 嗷嗷待食

    嗷嗷待食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嗷嗷待食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嗷嗷待食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曹摅字颜远,少有孝行》文言文练习题答案及译文

    《曹摅字颜远,少有孝行》文言文练习题答案及译文   曹摅字颜远,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远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始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悯之

  • 通感的诗歌的表现手法

    又称通觉、联觉,是一种心理现象,是诗歌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即诗人把视觉、听觉、味觉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翻译赏析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①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②, 却话③巴山夜雨时。 【诗人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

  • 左传全集《齐鲁炊鼻之战》原文赏析与注解

    齐鲁炊鼻之战 (昭公二十六年) 【题解】 鲁昭公二十五年,昭公被三桓驱逐奔齐。次年齐景公又想借送昭公返鲁国,以此称霸天下,进而引起齐鲁间的炊鼻之战。 【原文】 夏,齐侯将纳公,命无受鲁货。申

相关栏目:
  • 历史人物
  • 野史秘闻
  • 上古传说
  • 夏商周历史
  • 春秋战国历史
  • 秦朝历史
  •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 魏晋南北朝
  •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 宋朝历史
  •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 清朝历史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