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灭亡的时候,孟获为什么不来救援
孟获,很多人都知道,他与诸葛亮之间“七擒孟获”的故事,孟获当初反叛蜀国,被诸葛亮有抓有放来回多次,最终终于臣服,突出诸葛亮的同时,也让孟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出了一把风头。不过,既然已经归降蜀国,但是为什么在最终蜀国即将要灭亡,遭遇危机的时候,孟获没有带兵前来救援呢?
时蜀汉危亡之际,大将军姜维领军退守剑阁阻挡钟会大军,魏国大将邓艾见双方相持不下,于是兵行险招,由景谷道偷渡阴平,进兵至绵竹,于绵竹击杀诸葛瞻父子后,兵临成都城下,蜀后主刘禅见状无奈开城投降,至此蜀国宣告灭亡。
然而有个疑问,时南中地区早在刘备时期就归附了蜀国,一直以来作为蜀国的大后方,为蜀汉提供军资器械,时蜀国所管辖距离成都最近的南中四郡也有不少兵力,为何在邓艾兵临成都时,竟无一人前来救援呢?南方部族对蜀汉政权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感呢?
南方人心,从未收服!
时刘备在时,南中地区还是相对稳定的,然自从刘备夷陵兵败后,南方人心就开始浮动了,毕竟经此一役,蜀汉实力大减。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后,蜀汉第一次南中叛乱便由此拉开了序幕。据《三国志》记载:
“先主薨,高定恣睢于越巂,雍闿跋扈于建宁,朱褒反叛于牂柯。”
时益州豪强世族雍闿在孙吴的支持下率先领军叛乱,后高定,朱褒等人也拥兵反叛,随后更是带动了南方各地的少数民族纷纷起兵,其中最具代表的少数民族首领便是我们熟知的孟获了。
而这次叛乱直到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南征,才得以平息,持续了近三年之久,对蜀汉政权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按演义的说法是:“七擒七纵,南人归心”,然俘获一方人心真的这么容易吗?自然不是。
从以下方面我们便可看出:
1.设立庲降都督,这是蜀汉政府在南中地区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这是刘备入蜀后在诸葛亮的建议下所设立的,为的就是稳定南中的局势。
2.时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后,为了防止南中再生叛乱,迁移了南中地区比较彪悍的一万多户人家到成都平原,并选拔他们作为精锐部队,这便是后来北伐时有名的“无当飞军”。若南人真的诚心归服,诸葛亮又何需如此呢?
3.这也是最直接的一个证明,公元233年,南夷豪帅刘胄发动叛乱,此时诸葛亮尚在人世,南中地区依然有叛乱发生,可见当时蜀汉对南方地区的掌控是不够的,南人对蜀汉政权也并不是诚服的。
实力才是硬道理,如何才能让别人臣服?那只有两个字,便是实力。一个失了势的国家,还有谁肯去为之效力呢?三国之中,蜀汉一直以来便处于弱势,时南中归蜀汉所辖,乃地域所造。蜀汉尚未衰亡时,南中尚且动荡不安,屡次叛乱;何以在蜀汉灭亡之际,还奢望南方异族来援助呢?没有趁火打劫已经是很好的了。
-
【生卒】:1882—1945【介绍】: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连续当选四届的总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著名领袖。1882年1月30日出生在纽约海德公园。父亲曾活跃于外交界,后弃官经商。堂
-
约法三章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16分) 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①,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
-
一进门,父亲还没站稳脚,就让我找来一个闲置的花盆,将那墩麦苗小心翼翼地栽了进去。我瞅着就笑:“你种了一辈子麦子,还没种够啊?”父亲专注地浇着水,说:“你爹这辈子啥花花草草都不稀罕,就喜欢种麦。”我没好
-
上书言世务严安 臣闻邹子曰:“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调五声使有节族,杂五色使有文章,重
-
小明是个烟鬼,小明的叔叔抽了10多年的烟,结果年纪轻轻就死了。为什么小明还不戒烟? 答案:小明的叔叔是出车祸死的。
-
故园东望路漫漫的下一句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下一句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
-
红绣鞋·秋日湖上 王举之 红叶荒林酒兴。黄花老圃诗情。 柳塘新雁两三声。湖光扶不定。 山色画难成。六桥风露冷。
-
字字珠玑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字字珠玑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字字珠玑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原题】:除日狱空唯欠租监系颇众因悉纵遣之期以开岁五日毕来因记东坡先生倅杭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题诗壁间辄用其韵
-
近年来,随着单身男女日渐增多,每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实,对于解决单身婚龄男女的婚姻问题,在古代也是相当重视的。如果适龄男女都不急着结婚生子,整个社会人丁缺乏,生产和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