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翻译赏析_杜甫古诗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2:52:07阅读:470

原文

翻译

注释

(1)支离:流离。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2)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淹:滞留。日月:岁月,时光。

(3)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共云山:共居处。

(4)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5)词客:诗人自谓。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6)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7)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写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赏析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组诗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安史乱后,杜甫由长安逃难至鄜州,欲往灵武,又被俘至长安,复由长安窜归凤翔,至鄜州探视家小,长安克复后,贬官华州,旋弃官,客秦州,经同谷入蜀,故曰“支离东北风尘际”。当时战争激烈,故曰风尘际。入蜀后,先后居留成都约五年,流寓梓州阆州一年,严武死后,由成都至云安,今又由云安来夔州,故曰“漂泊西南天地间”。只叙事实,感慨自深。

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山区百姓大多是古时五溪蛮的后裔,他们身穿带尾形的五色衣服同云彩和山峦一起共居同住。

颈联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古人——庾信——咏怀。本来,禄山之叛唐,即有似于侯景之叛梁,杜甫遭禄山之乱,而庾信亦值侯景之乱;杜甫支离漂泊,感时念乱,而庾信亦被留北朝,作《哀江南赋》,因身份颇相类,故不无“同病相怜”之感。正由于是双管齐下,所以这两句不只是承上文,同时也起下文。

尾联承接上联,说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

全诗从安史之乱写起,写自己漂泊入蜀居无定处。接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再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最后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永生永世

    永生永世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永生永世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永生永世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勿昧所有勿自夸耀文言文及译文

    勿昧所有勿自夸耀文言文及译文   勿昧所有,勿自夸耀原文  前人云:“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放贫儿。”又云:“暴富贫儿休 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夸所有,可

  • 婉约词的桥梁——张先

    婉约词的桥梁——张先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其词含蓄蕴藉,意象繁富,在两宋婉约词史里影响巨大,在词由小令向慢词的过渡中

  • 王实甫《紫花儿序》全诗赏析

    也不学刘伶荷锸,也不学屈子投江,且做个范蠡归湖。绕一滩红蓼,过两岸青蒲。渔夫,将我这小小船儿棹将过去。惊起那几行鸥鹭。似这等乐以忘忧,胡必归欤。

  • 30岁之前的曾国藩毛病一大堆,高僧传他四字秘诀,从此平步青云

    导读:若要改掉毛病,我们就应该牢记以上四字决——“神、敢、怨、傲”,时时刻刻警醒自己要专心做事,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乐观生活,谦逊有礼待人,很多事情都能够迎刃而解。晚清第一名

  • 《伯量同二弟欲见访湖庄以诗告至褒拂过情辄次》鉴赏

    【原题】:伯量同二弟欲见访湖庄以诗告至褒拂过情辄次其韵

  • 永不再来的梦

    永不再来的梦“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场梦,一种化学的发疯形式。”读菲茨杰拉德,记下这句话。想想,我的青春那样平静地过去,似乎枉费了青春一场。没有发疯,没有爱得死去活来。青春的列车照样扬长而去。刚毕业时,我

  • 真气临关的解释?真气临关的典故与出处

    真气临关的解释?真气临关的典故与出处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修道德,其学以

  • 《登黄鹄矶》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登黄鹄矶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适郢无东辕,还夏有西浮。三崖隐丹磴,九派引沧流。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岂伊药饵泰,得夺旅人忧?题解 黄鹄矶在武昌蛇山头,蛇山古又称黄鹄山。《元

  • 《点绛唇·厚地高天》赏析

      上片首句谓字宙广大悠久、无穷无尽。作看如此下笔,表明“我”要以审视千古的哲人眼光来述说人生。次句谓侧身人世,苦痛便与生俱生,等于走错了路。中国古人习惯,以“右”为正、为尊,以“左”为错、为卑。用《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