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古诗带拼音版 王昌龄采莲曲注音版
王昌龄采莲曲注音版
采cǎi莲lián曲qǔ二èr首shǒu
其qí一yī
吴wú姬jī越yuè艳yàn楚chǔ王wáng妃fēi , 争zhēng弄nòng莲lián舟zhōu水shuǐ湿shī衣yī 。
来lái时shí浦pǔ口kǒu花huā迎yíng入rù , 采cǎi罢bà江jiāng头tóu月yuè送sòng归guī 。
其qí二èr
荷hé叶yè罗luó裙qún一yī色sè裁cái , 芙fú蓉róng向xiàng脸liǎn两liǎng边biān开kāi 。
乱luàn入rù池chí中zhōng看kàn不bù见jiàn , 闻wén歌gē始shǐ觉jué有yǒu人rén来lái 。
采莲曲古诗带拼音版
cǎi lián qǔ èr shǒu
采莲曲二首
qí yī
其一
wú jī yuè yàn chǔ wáng fēi , zhēng nòng lián zhōu shuǐ shī yī 。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lái shí pǔ kǒu huā yíng rù , cǎi bà jiāng tóu yuè sòng guī 。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qí èr
其二
hé yè luó qún yī sè cái , fú róng xiàng liǎn liǎng biān kāi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luàn rù chí zhōng kàn bù jiàn , wén gē shǐ jué yǒu rén lái 。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古诗翻译
其一
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其二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采莲曲古诗赏析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唐诗解》)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是很乐意为她们所造访,而隐着一层写她们对采莲这一活动是非常喜爱,近乎于享受。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实际上也就是花儿,便依依不舍地送她们了。“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
《明史·程启充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程启充,字以道,嘉定州人。正德三年进士。除三原知县,入为御史。嬖幸子弟家人滥冒军功,有至都督赐蟒玉者。启充言:“定
-
作者: 董润林 【本书体例】 "> 杨衒之《寿丘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杨衒之:寿丘里 杨衒之自退酤以西,张方沟以东,南临洛水,北达芒山,其间东西二里,南北十五里、并名为“寿丘里”,皇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当时四海晏清,八荒率职,缥囊纪庆,玉烛调辰,百姓殷阜,年登
-
宿东林寺 苏轼 溪声便是广长舌[1],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嘉泰普灯录》卷二十三, 卍 "> 古诗《郑燮·潍县署②中画竹呈年伯③包大中丞括》注释与赏析
郑燮·潍县①署②中画竹呈年伯③包大中丞括衙斋④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⑤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注释】①潍县:今山东 "> 梦见柑橘
梦见柑橘,五行主金,得此梦,乃是财运颇多之征兆,善于经营,事业顺利,与他人间以诚相待,财帛丰厚之征兆,凡事应谨慎为之,切莫冲动,秋天梦之吉利,冬天梦之不吉利。
-
菩萨蛮 陈克 绿芜墙绕青苔院, 中庭日淡芭蕉卷。 蝴蝶上阶飞, 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 宝甃杨花转。 几处簸钱声, 绿窗春睡轻。 【
-
梦见风水,五行主水,流动之意,主近期事业中多有变故之征兆,与他人间相处不和,彼此财运难以提升,更有小人作祟,事业难为,心中有不安之感,郁结于心,发之于梦,冬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曲江对雨——杜甫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着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安史乱后长安棋局一新,少陵故国平居,新君当宁,而追念故君
-
作者: 李谋 【作家简介】吴登佩敏(1914—1978),缅甸当代著名作家,原名吴登佩,曾用“瓦奈鄂佩”、“登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