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曾瑞》原文与赏析
曾瑞
无情杜宇闲淘气, 头直上耳根底,声声聒得人心碎。你怎知, 我就里, 愁无际。
帘幕低垂, 重门深闭。 曲阑边,雕檐外, 画楼西, 把春酲唤起,将晓梦惊回。无明夜, 闲聒噪, 厮禁持。
我几曾离这绣罗帏?没来由劝我道“不如归”!征客江南正着迷,这声儿好去对俺那人啼!
曾瑞的这支“带过曲”,以女子对杜鹃的埋怨,巧妙地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曲以女子口吻写,亲切自然,真挚动人。
曲子的第一部分写杜鹃声声使她心烦。作者认为那“无情杜宇闲淘气”,这是因了杜鹃的鸣叫全不顾及人的心理,这里是“愁无际”,它却在那里聒噪不休,从头顶上直闹到人耳根底,一直把人聒得“心碎”。如果她不是“愁无际”的话,或许听了这“闲淘气”的鸣声,还会觉得荡心怡神。如果不是叫着“不如归”的杜鹃,而是传说为人报喜的喜鹊,那或许她也是“正见庭前双鹊喜,君在塞外远征回”(敦煌词《阿曹婆》),词的开端即构成主客观的矛盾局势,客观的声和主观的愁,声使愁更愁,声衬愁益愁。
曲子的第二部分写杜鹃使她心烦的原因。在第一部分概写的基础上,这儿即重彩敷色,工笔勾勒。“帘幕低垂”,她还没有起身,还留连在美好的梦境中;“重门深闭”,她与外界隔绝,幽闭在画楼之内。“低”和“深”,加重了对动词的修饰力,给人物设置了如牢笼般的环境。正因了处在这样的境地之中,那窗外杜鹃的“闲聒噪”,就叫人厌烦了,何况它还“把春酲唤起,将晓梦惊回”!这两句的意思是杜鹃叫声将晓梦惊回,从而唤起了如酒醉样的春情。作者倒置语序,突出了思妇的情怀。杜鹃啼不住,不分白天黑夜,没法加以禁止,自然使她焦燥不安。
曲的最后一部分揭示怨杜鹃的原因。自己明明长期蛰居这罗帏之中,为什么老是对我叫“不如归”!恰恰是我思念的那人儿正迷恋着江南春色,你应该去向他啼才是。诗人要这“无情”的杜鹃成为有情的灵鸟,变“闲淘气”为“干正经”,那就不是“闲聒噪”而是要勤呼唤了。
曲中所写女子,对于正迷着江南的征客,感情深切,思念不已,通过对杜鹃啼声的反应曲折道出,写得既富有生活情趣,又新巧奇警, 尤其最后部分更是新颖别致,耐人寻味。这在同类词曲中,设想之奇妙,可谓翘楚。
-
统一文字 秦国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其中包括著名的“书同文”,即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为后世所称的小篆,相传该字体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 秦始皇
-
白帝城怀古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古木生云际,孤帆出雾中。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简析 该诗把描写白帝城的景物与思古幽情融为一体,
-
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齐桓晋文之事》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放、辟: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放荡;邪辟,不老实) 2、诸:不识有诸?(兼词,之乎的合音) 3、异:王无异于百姓
-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任従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眼前勃谿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劝农冠盖
-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②,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
【3348】人口原理(〔英〕马尔萨斯著,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7 1/2印张,1992年8月第1次版,2016年10月第5次印刷,23元)△共十八章加“人口原理概观”。这本书第一版的书名为《人口原
-
《柳宗元·牛赋》文章鉴赏 若①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②巨首。垂耳抱角③,毛革疏厚,牟④然而鸣,黄钟⑤满脰⑥,抵触隆曦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⑧。自种自敛,服箱⑨以走,输入官仓,已
-
作者: 李登伍 【本书体例】 "> 申年说猴赋
今年是农历丙申年,俗称猴年,文学写“猴”,入赋甚早,如楚辞《招隐士》有“猕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句,而历史上第一篇写猴的赋作,则是 ">
-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即使县城也没有几家饭店,除了政府招待所,再没有更好的去处。汽车站火车站沿边三两间简易板房,一盘酱猪蹄、猪头肉,一只烧鸡,幾个炒菜,已经高档的不行。卖油条、煎包的露天小摊,米粥跟豆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