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金昌绪》原文与赏析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诗贵质高, 不在数多。固然有的诗人一生诗作众多,其中不乏佳作,也有的人一生苦吟,终不成大家。开元时诗人金昌绪《全唐诗》中仅录存其诗一首。就这么一首,便使它留传至今,得到诗评家的交口赞誉,和广大读者的由衷喜爱。
首先,此诗语意高妙。闺中妇女思念在外征战的丈夫,梦萦魂牵,属于常情,而此诗却以制止莺啼的特定情节来抒写,别出心裁。贺裳说:“金昌绪‘打起黄莺儿’云云,令狐楚则曰: ‘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张仲素更曰: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或反语以见奇,或寻蹊而别悟。”(《载酒园诗话》)令狐楚写梦醒之后,梦中情景依稀在目前,张仲素则写白天劳动时,还在追忆着梦中景象,都是曾经入梦,追怀着梦,回味着梦。金昌绪所写,则是写梦前,心想入梦,身不得到辽西,“唯梦中得到辽西,则相见无期可知”,“不怨在辽西者之不得归,而但怨黄莺之惊梦,乃深于怨者。”(李锳《诗法易简录》)这正是此诗语意高妙处。
其次,句法圆紧。此诗意连句圆,众口一辞。张端义说:“作诗有句法,意连句圆。 ‘打起黄莺儿’云云, 一句一接,未尝间断。作诗当参此意,便有神圣工巧。”(《贵耳集》)王世贞也说:“其句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起结极斩绝,而中自纡缓,无余法而有余味。”(《艺苑巵言》)宋宗元也说:“真情发为天籁,一句一意,仍一首如一句。”(《网师园唐诗笺》)此诗之所以能如此句法圆紧,全在于意念上蝉联不辍,语句上勾连环扣。莺与啼互应,“打起”与“莫教”连续因果,莺啼,又是不得入梦,不得到辽西的因,则使莺莫啼,想梦入辽西之意深蕴其中。两个“啼”字,紧紧衔接,更使前后粘贴无罅。这样,全诗便浑然一体,骨连脉通,一气贯注了。
从这首诗可见,诗贵情真,又重语明。全篇天然白描,毫无矫饰之态,亦乏浓墨重彩,可是真情流露,沁人肺腑,确是唐诗中不可多得之作,无怪乎诗人仅赖此一诗,即得千古流传。
-
思想的湖 那时候大寨人硬是把山劈开来,造成田,种上粮食,这是奇迹,是神话。这个神话惊天地泣鬼神,所以全国人民都向他们学习,把本来不是田的地方变成田。我那时候插队在太湖地区,赶上了围湖造田以及许许多多
-
【原题】:天庆道士何丹林作亭竹间方成予名之以秀野因留小诗
-
《百家姓.堵》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郑国,以封邑名为氏。春秋时期郑国有大夫洩寇,是执政大臣之一,与叔詹、师叔被称为“三良”。因他被封于堵邑
-
一、 语义说明:形容人老练而自负的神态。 使用类别:用在「成熟老练」的表述上。 老气横秋造句:01他谈起话来老气横秋,儼然不可一世。 02看他如今老气横秋的样子,你就不难想像他当年叱吒风云的英姿。 二
-
所谓“禽言”诗,是指依据鸟的叫声给鸟儿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如“婆饼焦”、“提壶卢”、“思归乐”、“布谷”都是),再从这个名字上引申生发来抒写情感的诗。"> 文言文口技翻译和原文
文言文口技翻译和原文 导语:文言文的翻译是很多中学生都很难掌握的一项习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文言文口技翻译和原文,欢迎借鉴! 《口技》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乐游原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1.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
-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
-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
-
公元23年,刘玄称帝高阳,王莽死,刘玄迁都长安,年号更始。公元25年,赤眉入关,刘玄被杀。在这时期中,班彪远避凉州,从长安出发,至安定,写了这篇《北征赋》。《北征赋》是一篇纪行赋,为班彪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