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李峤》原文与赏析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二十岁举进士,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官至中书令。玄宗即位,贬为庐州别驾。诗多咏物之作。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有集五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李峤集》。
这首诗是写“风”的,但句句不见“风”字,又无一处不感到有“风”。尤其是“三”、“二”、“千”、“万”四个数字嵌在四句诗中,灵活、自然地表现了“风”吹动下的各种景象,突显了数字入诗的机趣。
诗要有感情和形象,数却是事物量的抽象。表面地、孤立地看,好象数和诗距离很远,可是由于数和形的关系密切,因而数和诗的意境关系很大。从这首《风》诗上,我们可以由数见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是说秋风起,落叶飘零,春风吹,花开遍地。“三秋”,秋季,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阴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句。在三秋季节,秋风飒飒,草木衰枯,树叶纷下,这也是自然现象。“二月”,万物复苏,生机蓬勃,鲜花绽放,洋溢着春光所特有的气息。“三”、“二”这两个数字起了点明时令的作用,又暗示了季节的不同出现的是相异的景色,同时还说明了一切都是有着规律的事理。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是说大风刮至江面, 巨浪滔滔,微风轻拂进竹林,枝竿不停地摇曳。“千”、“万”这两个数字取代了浓墨重彩的描绘。“千尺浪”,风狂浪急,蔚为壮观,“万竿斜”,竹影密密,风摇摆动,堪称幽境。
全诗无难字僻词,明白易懂,读之直感到舒畅自若。四个数字,构成的是从风形成的四幅画景,组合巧妙,富于韵意,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
秋空澄霁是关于描写天的词语.秋空澄霁秋空澄霁的拼音:qiu kong cheng ji
-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⑴疏:指稀疏
-
【作者简介】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者按:2013年11月23—24日,《文学评论》杂志社、《文学遗产》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了“古代文学研究:视野与方法”学术
-
【注释】:这是一首应制词 。如同试帖诗“赋得体”那样,“应制体”主要是应皇帝之命而作,内容基本上是为皇上,权臣歌功颂德,没有新意可言,因而得不到人们的好评。古来应制诗词盈千累万,能流传下来并为人们所传
-
张衡传原文及译文 张衡传以时间作为叙事线索,描述了张衡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张衡传原文及译文,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 张
-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期,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就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后归南宋。历任湖北、
-
沈嘉徵,字怀清,山阴人。年十三,刲①股和药愈母疾。援例授广西苍梧县长行乡巡检,调横州吏目,所在民歌颂之。雍正三年,督抚以卓异荐,超授江西乐平知县,建义社谷仓。民讼随到随判,案无留
-
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技巧 文言文阅读因为文言的特点学生阅读障碍较大,但只要掌握所要求的知识点和规律,得高分也不难。 首先,要清楚考什么。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般包括以下
-
纷红骇绿骤飘零,痴騃封姨没性灵。报道海棠方熟睡,也须留眼为渠青。
-
作品:《孟子》 简介见《四书五经名篇·孟子》。梁惠王上·论仁者无敌五章(第一章)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