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乐论》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乐论》
荀子作。春秋时的墨子为了反对统治者的奢华,曾写过一篇《非乐》,对一切音乐都采取了否定的态度。针对墨子文章的观点,荀子写了这篇文章。在文艺不发达的早期社会,能象《乐论》那样深刻、系统地阐述音乐巨大的社会作用,明确指出音乐以情感人的特点,还是不多见的。 即使在今天也不失其艺术美学价值。
《乐论》充分肯定了音乐重大的社会作用,说它可以“入人”、“化人”、 “移风易俗”,是“治人之盛者也”,意思说音乐可以影响人,感化人,改变社会风习,是治理人民最好的办法。它甚至把音乐与国家对外的征伐、讨逆相提并论,说它“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这种说法虽然对音乐的功用有些夸大,但与孔子关于“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荀子并不是一般地肯定音乐的社会作用,他指出: “乐姚冶以险,则民流鄙贱矣。流则乱。鄙贱则争。乱争则兵弱城犯,敌国危之。”就是说,好的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治人治国;而那些妖冶萎靡的邪恶之音,也可以造成社会动乱,国力衰微,使敌国入侵。只有那些符合“先王”之道的礼乐、雅乐才是值得提倡的。荀子从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乐中平”、“乐中和”的审美标准,其政治倾向是明显的。
《乐论》在艺术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音乐以情感人的美学特征。以前虽然有人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但大都是只言片语的。荀子在文章中一再强调,音乐来源于人的情感、性术,并以情感、性术为主要内容,通过娱乐的方式,对社会主体的人发生作用,从而达到“入人”、“化人”的目的。可以说这是我国古代美学对艺术本质和艺术审美功能最早的探索,对后来文艺理论的发展影响很大,如白居易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黄宗羲的“不及情,何以感天地而动鬼神者乎?”都是对荀子这一理论的发扬光大。荀子一方面强调情感在音乐中的地位,另方面也不认为任何情感都是美的、和善的,他提出总的原则就是遵循先王制乐的办法,用“雅”、“颂”等音乐体例来表现,这样就能使人快乐而不至于放纵,使人向上而不至于受邪恶汙浊气氛所影响。荀子在《乐论》中虽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对后来也发生了积极有益的影响,但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利益出发,过分夸大了音乐的社会功利作用,因此也影响了他对音乐艺术规律认识的深度。
-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唐宋八大家散文名篇鉴赏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
-
陈敬宗,字光世,慈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永乐大典》。书成,授刑部主事。又与修《五经四书大全》,再修《太祖实录》,授翰林侍讲。内艰归。 宣德元年起
-
象棋一局酒三杯 【概说】 中国象棋历史悠久,源于战国时期,当时的象棋每方各有六枚棋子,与现在出入很大。战国末期,发展成一种叫“塞”的棋戏。 秦汉时,“塞”戏又称“格五”,盛行一时。唐代时象棋已有
-
孙泰文言文翻译注释及道理 文言文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取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
-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作者:毛泽东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
高一期末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合理的总结,合理的归纳,对于考试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下文为大家推荐了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总结,祝大家期末考试顺利。 《兰亭集序》
-
梦见送货,得此梦,五行主土,土克水为财之征兆,求财者不可与他人间纷扰过多,生活有不顺之事,性格隐忍,做事内敛,可得好运。夏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在外求财者梦之,往西南求财,财运颇多之迹象,往东北
-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川景
-
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宋金作战,岳飞的部队把金人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十年对金作战中,岳飞的军队以牺牲一万五千人,伤残两万人的代价,杀死战斗力强悍的金兵约十五万人,杀伤至少五万人。金人发出了
-
【不拘一格解释】不局限于某一种规格或方式。比喻可以打破旧的常规。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规格,标准。 【不拘一格造句】 ①只要有真才实学,就应不拘一格地选聘年轻人当厂长。 ②散文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