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别材、别趣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2 19:52:41阅读:896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别材、别趣

见于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是严羽论诗的重要论点。“诗有别材”是说诗人作诗实际另有某种才质,并不在于传播书本知识。 “诗有别趣”是说诗人和诗作要另有一种情趣,并不在于讲道理。

关于“别材” “别趣”说,历来争论很大,一种意见认为严羽将“别材”与“书”, “别趣”与“理”相对立了,持此观点的有黄道周和朱彝尊。现代一般肯定严羽的论点,认为严羽并非一概排斥书与理,仍是相当重视的。在提出别材别趣后,他接着就说“然非多读书、多穷理,不能极其至。”可以说他看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严羽提出“别材”、 “别趣”说,是针对当时江西诗派不重诗歌本身的特征,把诗用作表现自己书本知识,鸿才硕学的工具而言的。他批评他们: “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在他看来,诗歌是“吟咏情性”的,该有抒情性,写出“一唱三叹之音”,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重在讲求“兴趣”。面对江西派用诗卖弄学问,用诗发议论讲道理而“不问兴致”,所以他说,诗要有另种才调, “非关书”;诗要有另种旨趣, “非关理”。

“别材”指出诗歌该当“不落言筌”,“别趣”指出诗歌应当“不涉理路”,要求“吟咏情性”写出“一唱三叹之音”,说明严羽重视了诗歌的抒情特点,注意到了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区别,接触到了文艺形象性这一基本问题。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钟繇传文言文阅读题

    钟繇传文言文阅读题   钟繇字元常,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

  • 国学《明清武职——提督》赏析

    明清武职——提督 【点睛之笔】 提督是明清武职官名,最早始于明代,但当时并未固定职官名称,不设员额,也不常置。 【经典解读】 明嘉靖间,京营有提督总兵官,后改为总督京营戎政。隆庆年初,仍以总督

  • 杜仁杰《太常引·碧橱冰簟午风凉》诗词选鉴赏

    词中写一个闺中少妇的相思之情,尽管这类题材的作品在唐宋词中已多不胜数,但在杜仁杰的笔下仍然显得富于活力和情趣。">

  •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赏析

      此词是南唐后主李煜在江南盛时对其宫中歌舞升平景况的描写。反映了李煜早期的宫廷生活。词的上片,是帝王奢华生活和耽于享乐的真实写照。起言红日已高,金炉添否,是歌舞时外部环境的描写。全然是一副官贵闲人的

  • 孔子与《论语》国学经典解读

    孔子与《论语》一、孔子其人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原属殷商一族,先世是宋国的大臣

  • 励志的文言文名句

    励志的文言文名句   文言文是我们语文必学的知识,大家知道有哪些励志的句子呢?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励志的文言文名句,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NO.1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

  • 晏几道《鹧鸪天》全诗赏析

    绿橘梢头几点春,似留香蕊送行人。明朝紫凤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歌渐咽,酒初醺,尽将红泪湿湘裙。赣江西畔从今日,明月清风忆使君。 作品赏析【注释】:

  • 前赤壁赋全文文言文翻译

    前赤壁赋全文文言文翻译   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前赤

  • 文艺美学研究·文艺作品的阶级性

    文艺美学研究·文艺作品的阶级性 阶级社会中,由于文艺家把自己的阶级性体现于艺术的审美认识与反映之中,从而造成了文艺作品的阶级性。文艺作品的阶级性是从文艺作

  • 文言文《三国志.吴范传》练习题

    文言文《三国志.吴范传》练习题   《三国志.吴范传》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