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飞白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飞白
一种特殊风格的书体,主要特征是笔划中夹白。据唐张怀瓘《书断》卷上《飞白》载: “案汉灵帝喜平年, 诏蔡邕作《圣皇篇》,篇成,诣鸿都门上。时方修饰鸿都门,伯喈待诏门下,见役人以垩帚成字,心有悦焉。归而为飞白书。汉末魏初,并以题署宫阙,其体有二:创法于八分,穷微于小篆。”故王僧虔有“飞白,八分之轻者”之说。对这一书体,宋伯思在《东观余论》中有了具体诠释:“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由此飞白体而得名。
初创此体时,飞多而白少,全用楷法。南齐肖子云变为飞多而白少,又作小篆飞白。唐太宗、高宗父子取之用于行、楷,宋太宗、仁宗父子专尚于草书,至清代时飞白书各体皆备,张燕昌又取以入印。可见,飞白并不拘于某一书体。
飞白不同于枯笔书。 “飞白”须丝丝夹白,而枯笔书只是偶而露白。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认为, “飞白书”与“散隶”相近,只是“增缥缈萦举之势”。传世的唐、宋御制碑多以飞白题额,如唐太宗的《晋祠铭》、 《汜水记功颂》,武则天的《升仙太子碑》,宋仁宗的《赐陈绎碑》额。清陆绍曾、张燕昌有《飞白录》二卷。
如今,飞白多指枯笔书法中一种露白的线条,而作为单纯的飞白体已不多见。书法艺术给人以美感,就在于枯润相济、筋骨相当,而纯飞白体则偏枯瘦和老辣。因此,相传梁庾元威书写的“飞白隶”与“飞白草”皆久已失传不详,未得赓续至今。不过,飞白做为一种笔法,尚有它的可取之处,并常在名家笔下翰逸生辉。
-
故里听秋 一只丝瓜悬在高高的架上,如同来自天际的一部神秘电话,在向大地传递着某种秘密的讯息。母亲抬头看了看, 天空深远悠阔,“七葱八蒜九油十麦” ,母亲念叨着,去屋角把葱蒜种子掏出来,在菜园挖窝撒种
-
山坡羊·西湖醉歌次郭卿振韵 刘致 朝朝琼树。家家朱户。 骄嘶过沽酒楼前路。 贵何如。贱何如。 六桥都是经行虚处。 花落水流深院宇。 闲。天定许。
-
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昼锦堂记附答案 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①,而后文成。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②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作《醉翁
-
千金难买一身闲 中峰明本[2] 千金难买一身闲,谁肯将身入闹篮? 寄语满城诸宰官,铁枷自有爱人担。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 ">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 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今天已是家喻户晓,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过重要的教育作用,这不能不归
-
《散文的三种品格:静态,动态,心声》 梭罗瓦尔登湖手绘图接触了太多或者名家或者后学的散文,或者散文经典或者散文习作,之后,这些散文在我脑海中盘桓生根,挥之不去,也就潜滋暗长了对散
-
咏物诗词,义兼比兴,讲求气象,自然容易受到好评。唐宋诗人,遵循《诗经》以来的“美”、“刺”原则,每借物寓意,有所寄讽,并以此为咏物“正宗”,而直写物象的纯粹的咏物之作,似乎已落入第二义了。其实,“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1]追旅思,[2]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品赏析【注释】:[1]黯:形容心
-
·梦见松鼠——艰苦奋斗会有所获。·女人梦见松鼠——会与丈夫分离。·被驱逐的人梦见松鼠——自己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最后能返回自己的祖国。·旅游者梦见松鼠——旅行会舒适,事业会成功。·梦见
-
这首诗还有两处地方颇值得玩味。一是题中的“寒”字。从“霜空”、“叶落”来看,作诗的时令实在凉秋而非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