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风骨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风骨
对艺术作品内容方面的美学要求。 “风”主要是指作品中作家主观方面的特点,是作家的情感、气质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气度、风貌; “骨”则是指作品所描写的客观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义理充足、正气凛然的精神力量。
“风骨”是由汉代品评人物而来,主要指人物内在的精神面貌,也指体格形貌。 “风骨”也用来指一种生动、遒劲的艺术风格,如《魏书·祖莹传》中: “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风骨论,在吸收前人思想基础上,全面地探讨了风骨对文学作品的意义。
刘勰论“风骨”是从儒家传统的“风教”思想出发的,着眼于文章的教育,感化作用的分析。风骨是与辞采相对应。风骨应是指文章内容本身的力量而定的,而辞采则为形式上的要求,是风骨的肌肤。“风骨”论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美学对文学情感因素已经充分重视,并得到强调,对情感认识的深度,已由单纯孤立地强调随机性的个人情感,发展到对情感与作家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的认识。
“风骨”作为我国古代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它现在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见。对它的涵义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一些人根据黄侃的这个看法,把“风”和“骨”这对范畴解释为概括文学内容和形式的范畴。按照这种解释, “风”与“骨”的关系也就是“文”与“质”的关系。 (2)认为“风骨”是概括艺术风格的概念。但显然就刘勰所讲“风骨”并不是单指某一种艺术风格,因为很多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都可以有“风骨”。 (3)认为“风”是对文章情志方面的美学要求,“骨”是对文章一言辞方面的美学要求,都是从文章的内容方面来规定的。 (4)认为“风骨”是对“文意”的进一步分析:它一方面有“情”的因素,表现为“风”,另方面有“理”的因素,表现为“骨”。
“风”侧重于“情”,即作者的主观情怀。 “风”的形成是情感活动和形象思维活动的结果。 “骨”侧重于“理”,来自充实的思想内容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活动,体现言辞的说服力。 “骨”是充实的“义”。
刘勰的风骨说是对建安文学的光辉总结,对后来唐代的陈子昂、白居易等人力倡“汉魏风骨”,以振轻靡之风,开启一代雄健的文风,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
有一个山村叫虹口 从都江堰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上百度查“厚朴”。 厚朴是一种中草药,它生长在一个叫作虹口的小山村的山坡上。当然,它也生长在别的地方,但我是在都江堰虹口乡的山里遇见它们的。于
-
《陈情表》简介: 《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
-
宋高宗 赵构(1107~1187年在世,1127~1130、1130~1163年两次在位),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钦宗赵桓弟。15岁封为康王,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攻陷宋都汴京(今河
-
【风土人情解释】指一个地方的乡土风俗。风:风俗。人情:民情,指人的生活习惯。也作“人情风土”。 【风土人情造句】 ①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了解并熟悉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便跟老乡们打成一片
-
中考语文文言文:《论语·学而篇》 作者:佚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
-
求学须早文言文翻译 求学须早,趁着年轻要早早的学习,在人的一生当中,每一个年龄又会有那个时期的苦恼,通过不断的进行学习,可以很好的得到提升,成就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的
-
副标题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口含棉花】——说得轻巧 【栏杆上摆花盆】——无地自容 【落花满地红】——多谢多谢 【芦花做棉被】——不是正胎子
-
下里巴人 【点睛之笔】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有歌者在楚国郢都吟唱巴人歌曲,一曲《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早的“流行歌曲”了。 【经典解读】 有关“下里
-
作者: 徐荣街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隔断了一切 "> 梦到自己会飞的寓意
想必大家每天晚上都会做梦吧,那么其中梦见自己会飞,它会有怎样的含义呢?在我们普遍的认知当中,飞是一种对自由和快乐的向往,会给人们造成心理当中的一种放松状态。其实,梦到自己会飞,也是分为好几种情况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