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母亲》》主要内容介绍,《《母亲》》读后感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1 23:40:21阅读:830

《母亲》

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历克塞·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作家,被列宁称作“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他出生于伏尔加河畔尼日尼·诺夫戈罗德的一个木匠家庭。幼年丧父,随外祖父生活,只读过两年小学,十岁便走上社会谋生,做过多种职业。后来他积极参加革命并加入了党组织。在苏维埃革命取得胜利后,长期担任文化出版部门的领导工作。高尔基是靠自学成才的,在1892年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后,写了大量的小说、戏剧、散文、特写等。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母亲》、《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小市民》、《底层》等。

《母亲》是高尔基最优秀的代表作,是无产阶级文学的明珠。列宁称它是“一部非常及时的书”。它第一次把工人阶级当作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领导力量,当作新时代文学的主人来描写,从革命的历史发展中来描写,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革命的理想主义,在艺术上突破了旧文学中劳动人民只是作为陪衬出现,或者被描写成剥削制度可怜的牺牲品,或者被描写成地主资本家的忠顺奴仆。即使左拉的《萌芽》这样反映工人运动的作品,也只不过把工人写成自发的盲目的暴动者。在《母亲》中,高尔基把这种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深刻地展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领导下的伟大的群众运动。后来,各国的无产阶级作家不断以新的形象丰富了巴威尔为首的艺术画廊,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巨流。

工厂里的钳工米哈伊尔·弗拉索夫技术高超,脾气却很粗暴,酗酒成性,经常殴打老婆,后得病去世。儿子巴威尔长大后也成了一个钳工,他学父亲的样子,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对母亲尼洛芙娜的劝告不以为然。看到儿子这副模样,怯懦的母亲常常暗自流泪。

可是没过多久,母亲便发现儿子变了,不仅停止了酗酒,而且还拿回家一些书,非常认真地进行阅读。他告诉母亲这些都是禁书,还试着把书里面的内容讲给母亲听。看到儿子身边的乌克兰工人安德烈和小学教师娜塔莎,听到他们讨论的问题,母亲对他们的主张十分赞同。儿子告诉她,他们的活动很危险,随时都有可能被捕,母亲十分担心。

安德烈搬到了母亲的家里,渐渐地,在这里参加聚会的工人越来越多,房子越发显得局促了。不久,工人区第一次出现了宣传革命的传单。晚上,宪兵到她家搜查,并捉走了安德烈和老工人尼古拉。

住在巴威尔隔壁的工厂伙夫雷宾对巴威尔家的工人很感兴趣,可他却不相信革命书籍。在他看来,所有的书都是知识分子写的,而知识分子就是老爷。他只相信《圣经》,并且因此和巴威尔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工厂经理克扣工人工资引发工人不满,在和老工人西佐夫商量之后,巴威尔决定向工人进行鼓动宣传,随后被推选为代表与厂方进行交涉。由于工人人心不齐,意志不坚定,罢工最终失败。巴威尔感到很沮丧,雷宾批评他说这是因为他的演说还没有说到工人们的心里去。

在一天夜里,宪兵突然来搜查,巴威尔被逮捕了,此时的母亲已感觉不到恐惧,她的心被憎恨所充斥着,为什么儿子变好了却被抓了?巴威尔的同志叶戈尔决定在工人们中间散发一些传单。这样一来,敌人就会误以为以前散发传单的不是安德烈和巴威尔,从而释放他们两个。为了救出儿子,母亲主动承担了散发传单的任务。她以给女商人玛丽娅送货为名,把传单带进工厂,伴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传单很快就发到了工人们的手中。母亲的工作收到了成效,安德烈、巴威尔很快被释放出狱。这一次的行动使母亲的觉悟得到了大大提高,巴威尔也很为母亲感到骄傲。雷宾想以《圣经》为解放思想在农村进行宣传,最终遭到失败。事实教育了他,他找到巴威尔,学习了革命理论,终于成了一个成功的农民革命家。

工人们在劳动节那天举行了一次示威游行,巴威尔扛着红旗,走在队伍的最前端。母校料到儿子肯定又会被捕,心里很难过,但她并没有阻拦他,因为她明白儿子这样做的道理。游行队伍与警察发生了冲撞,以巴威尔为首的几个工人被逮捕。母亲愤怒地控诉了敌人的暴行,并把游行时掉在地上的红旗捡起来,偷偷藏在身上带回家。

母亲的家再次遭到搜查,母亲镇定自若地与宪兵进行周旋。地下党员尼古拉·伊凡诺维奇和守寡的姊妹索菲娅住在一起,他了解母亲的情况,便把她接到自己家去住。母亲成了一名积极的革命宣传者,经常和索菲娅一起去农村,把禁书和传单发给农民,她还把宣传品送到娜塔莎所在的纺织厂,由她散发给工人。母亲本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但在革命实践中,她渐渐改变了自己的信仰。

母亲在送传单的路上,正好碰上雷宾被捕。雷宾坚强不屈,不畏警察的毒打高喊革命口号。母亲随一户农民回家,并把带来的宣传品都送给了他们,劝说他们和地主进行斗争。为了营救雷宾,革命者安排了一次越狱活动,母亲自告奋勇担任了掩护工作,使雷宾成功地越狱出逃。

在法庭公开审判巴威尔及其他被捕工人的那一天,母亲和老工人西佐夫等人都赶了过来。母亲开始时还对法庭抱有一丝希望,可当她看到法官们那种漠不关心的冷淡态度后,渐渐对他们丧失了信心。审判开始后,工人马琴率先发难,抗议法庭对他们的不合理审判;巴威尔接着站起身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以社会主义者自居,坚决反对私有财产制度,主张打倒私有制度,将一切生产资料归于人民,全部政权归于人民,他认为劳动是每个人的义务。巴威尔的演说使法官们大惊失色,他们试图制止他,可巴威尔还是大义凛然地讲了下去,并预言工人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

母亲被儿子的话深深感动了,安德烈也激动地握了握巴威尔的手。

巴威尔在法庭上的演说很快便被印成了传单,母亲又自觉地担当起了到塔尼亚送传单的任务。母亲在一个车站上被暗探发觉,她想逃跑,可忽然想到这是一种非常可耻的行为,于是便当众打开箱子,把传单散发给群众,并高声做了演说:“昨天审判了一批政治犯,里面有个叫弗拉索夫的,是我的儿子!他在法庭上讲了话,这就是他演说的稿子!……请你们相信母亲的心,和她的白发,我们可以告诉你们:因为他们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要向你们诸位传达真理,所以昨天被判了罪!……这种真理……没人能反抗!……我们一辈子都在辛苦的劳动,在污泥里,在欺骗里,一天一天地葬送自己的生命!可是别人却利用我们的血汗来享乐,坐享其成……我们的生活就是黑夜,墨黑的黑夜!”

宪兵冲过来对母亲拳打脚踢,试图制止她的演说。母亲忍着伤痛不肯屈服,仍旧高声喊道:“复活了的心,是不会被杀死的!”“真理的火焰是用血的海洋也不能扑灭的!”

人们被深深打动了,震撼了,精心地藏好传单,虽然母亲遭到了逮捕,但群众心中却觉得她会很快回到队伍中来。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上一篇: 泰伦斯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原文与赏析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原文】 手卷真珠[1]上玉钩[2]。依前[3]春恨锁重楼[4]。风里落花谁是主[5],思悠悠。青鸟[6]不传云外[7]信,丁香[8]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9]三楚[10

    • “甘文焜,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甘文焜,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善骑射,喜读书,尤慕古忠孝事。以官学生授兵部笔帖式①,累迁礼部启心郎,屡奉使称旨。康熙初,授大理寺少卿,迁顺天府府尹。崇文门榷税不平,疏劾之。廷议令兼

    • 文言文朗读的指导

      文言文朗读的指导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文言课文要“能顺畅的朗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加强文言文朗读的指导与测试,是很有必要的。  心理

    • 梦见亡父

      梦见亡父,五行主水,梦见家中去世的男性长辈,乃近期事业中多有小人之纠葛,与他人间针锋相对,相处多有不利之事,郁结于心,发之于梦,冬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在外求财者梦之,往西走吉利,往东走不吉利,

    •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复习资料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

    • 劳伦斯,戴维·赫伯特作品分析

      【生卒】:1885—1930【介绍】: 英国意象派*诗人,小说家,散文家。 他生于英格兰中部的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的一个矿工之家。他的母亲是小学教师,常因丈夫酗酒和性格粗暴而生气。劳伦斯每逢父母不和

    • 学弈文言文赏析

      学弈文言文赏析   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小编整理了学弈文言文赏析,欢迎欣赏与借鉴。  学弈  孟子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

    • 古诗文名句默写训练试题及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1)《庄子·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鲲鹏徙南冥的壮观场面。 (2)苏轼《赤壁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译文]流着眼泪询问落花春天的消息,凋零的花瓣无声无息地飘过秋千架。 [出典]欧阳修《蝶恋花》 注: 1、《蝶恋花》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 述朱东润师遗稿《中国传叙文学之变迁》(下)

      第一篇关于《晏子春秋》的考察,是针对《四库提要》认为该书是家传“权舆”的说法,认为“这里看不到传主生卒年月,看不到他的世系,看不到 ">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