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晋灵公好狗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1 23:08:34阅读:822

作者: 杨晓景 【本书体例】

晋灵公好狗,筑狗圈于曲沃,衣之绣。嬖(bì壁)人屠岸贾,因公之好也,则夸狗以悦公。公益尚狗。一夕,狐入于绛宫,惊襄夫人。襄夫人怒。公使狗搏狐,弗胜。屠岸贾命虞人取他狐以献,曰:“狗实获狐。”公大喜,食(sì四)狗以大夫之俎(zǔ祖),下令国人曰:“有犯吾狗者,刖(yuè月)之。”于是,国人皆畏狗。

狗入市取羊豕以食,饱则曳以归屠岸贾氏,屠岸贾大获。大夫有欲言事者,不因屠岸贾,则狗群噬之。赵宣子将谏,狗逆而拒诸门,弗克入。他日,狗入苑食公羊,屠岸贾欺曰:“赵盾之狗也。”公怒,使杀赵盾。国人救之;宣子出奔秦。赵穿因众怒,攻屠岸贾,杀之。遂弑(shì试)灵公于桃园。狗散走国中,国人悉禽而烹之。

君子曰:“甚矣,屠岸贾之为小人也!(shéng绳)狗以蛊(gǔ古)君,卒亡其身,以及其君。宠安足恃哉!人之言曰:‘蠹虫食木,木尽则虫死’。其如晋灵公之狗矣!”

(选自《郁离子》)

晋灵公喜爱狗,在曲沃建造了狗圈,还给狗穿上华丽的衣服。他的宠臣屠岸贾,投其所好,大加夸赞狗养得好来取悦于晋灵公。晋灵公就更加爱好玩狗了。有一天晚上,狐狸窜入绛宫,惊吓了襄夫人。襄夫人非常生气。晋灵公让狗去捕捉狐狸,结果没捉住。屠岸贾赶忙命令管园林的官抓获其他狐狸献上来说:“您的狗确实抓获了狐狸。”晋灵公非常高兴,就让按照大夫的待遇来喂狗,并给老百姓下命令:“有谁敢触犯我的狗,就按砍去脚的刑法来处置。”于是,晋国的百姓们都非常害怕晋灵公的狗。

这些狗跑进集市,抓住猪羊就吃,吃饱了就把这些东西拖到屠岸贾家。屠岸贾收获丰厚。大夫有公事需要向晋灵公禀报,如不依靠屠岸贾的引进,这些狗就一起扑上来撕咬他。赵宣子前去劝戒晋灵公,一群狗迎头上来将他拦在宫门外边,不能进去。一天,这些狗跑进晋灵公的苑中吃了他的羊。屠岸贾欺骗晋灵公说:“这是赵宣子的狗干的。”晋灵公一听大怒,让人杀掉赵宣子。百姓们救下了赵宣子,让他逃到秦国去了。赵宣子的同族赵穿,利用百姓们的愤怒情绪,攻打屠岸贾,并杀死了他。接着又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晋灵公的狗逃散在都城各处,百姓们把它们全都抓获煮吃掉了。

君子说:“屠岸贾这个小人太过分了!他千方百计夸耀狗来迷惑他的国君,结果不仅自己丧命而且还连累了他的君主。宠幸怎么能靠得住呢!人们常言道:‘蛀虫蚀木头,木头蛀蚀完了,蛀虫也跟着死亡了。’这就象晋灵公的狗一样啊!”

本篇虽被称之为“晋灵公好狗”,但作者描绘的重点既不是晋灵公也不是狗,而是那位欺上压下、作恶多端的佞臣屠岸贾。屠岸贾乃历史上实有人物,其事迹见于《史记·赵世家》,后人据此改编为文艺作品的,最著名者有元人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刘基的这篇作品虽有所依托,但基本上是作者自己的创造。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元蒙朝廷中小人当道的黑暗状况,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贪官奸臣的共同本质。

作为佞臣的屠岸贾,第一特性便是善于媚上。他抓住晋灵公好狗的特点,然后大拍马屁,“夸狗以悦公。”为了讨得晋灵公欢心,他不惜说假话骗人,弄来其他狐狸而说成是晋灵公之狗捕获的,最终以此取得晋灵公的信任。屠岸贾的第二特性是自私自利,贪污中饱。当晋灵公对狗大加宠爱,下了“有犯吾狗者,刖之“的命令后,屠氏便借此大发其财。这些狗因屠氏而得宠,也务必对他有所报效,因而当它们自己吃饱猪羊后,又拖上许多给屠氏,故“屠岸贾大获”。屠岸贾的第三特性是挟私报复,陷害他人。凡是不依附屠氏者,他便唆使“狗群噬之。”甚而这些狗奉屠之命横亘在宫门口,阻止他人前去劝谏晋灵公。明明是晋灵公自己的狗吃了苑囿中之羊,屠岸贾却偏说是“赵盾之狗也”,使晋灵公发怒要杀赵盾。纵观屠岸贾之生平,极能体现一般佞臣之共同本质。此类小人无一不是拍马逢迎,谄媚君王,又无一不是中饱私囊而排陷善类。因此刘基所刻划的这一艺术形象有着极强的涵盖力。刘基塑造这一形象自然并非向壁虚造,除确有《史记》中人物作原型外,更有作者对元代当时的情状的概括。别的不讲,单是当时的丞相伯颜就与屠岸贾甚多相似之处。史书记载他“专权自姿”,“虐害天下”,并拥有大批恶狗般的帮凶,所谓“守从之盛,填溢街衢”,甚至达到“势焰薰灼,天下之人惟知有伯颜而已”的地步,连当时的剡王彻彻都、高昌王帖木儿不花,也被他无罪而杀。当然伯颜的结局也不会比屠氏更好,屠岸贾被赵穿杀掉,伯颜亦被废去丞相之职而病死于驿舍。毫无疑问,屠岸贾之形象肯定不是取自伯颜一人,而是元代后期大量元蒙贵族官僚的共同概括,故而方有高度艺术概括力与丰富内涵。

关于这一形象的意义,作者在结尾的君子曰中指出了两点:一是小人误国。屠岸贾作恶多端,不仅身死而为他人笑,还连累了自己的君主,使国家社稷蒙受重大损失。二是恩宠难恃。作者用“蠹虫食木,木尽虫死”的谚语,道尽了所有小人佞臣的共同命运,屠岸贾之流以为有君之恩宠即可为所欲为,而帮凶走狗以为有屠岸贾之流便可横行无忌,当他们损害国家而中饱私囊,快意恩仇而排陷他人之时,显得那么得意洋洋,但一旦国家被他们亲手毁灭后,其本身亦将失去存在之基础,最终招致身死与被人烹食的后果。无奈这类惨痛的教训不能被当时或后来的小人所吸取,以致不断上演这类既滑稽可笑又哀痛可怜的剧目。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正正直文言文阅读训练

    正正直文言文阅读训练   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

  • 《曹沫劫齐桓公》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鲁人曹沫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②。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

  • 梦见驾驶

    梦见驾驶是什么意思梦见驾驶,通常反映了你对生活的掌控及自信问题,而沿途风光、驾驶过程、技术的操控好坏也是关键征兆。梦见驾驶一辆马车,预示你看起来生活奢侈,这将招致别人对你不公平的批评,你将被迫去做一些

  •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全文翻译赏析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译文]在山脊平坦的地方,小黄牛在嚼食着嫩草;早春的傍晚,树林里点缀着几只乌鸦。 [出典]南宋辛弃疾《鹧鸪灭》 注: 1、《鹧鸪灭》辛弃疾

  • 百日维新

    从1838年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历时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光绪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召见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任命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许其专折奏事。百日维新

  • 《徙木偾表》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徙木偾表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

  • 王之涣《登鹳鹊楼》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登鹳鹊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题解】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居绛 "> 文言文《胡瑗传》

    文言文《胡瑗传》   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以经术教授于吴地,达四十余年。  景..初年(1034),朝廷改定雅乐,下诏求通晓音律之人。范仲淹特荐举胡瑗,胡瑗以平民的身份在崇政

  • 张孝祥《太平州学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太平州学记 宋 张孝祥 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

  • 古文辞类纂《侯应罢边备议》全文

    侯应罢边备议 周秦以来,匈奴暴桀,寇侵边境,汉兴,尤被其害。臣闻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馀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来出为寇,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