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沙
【介绍】:
法国诗人和文艺批评家。生于巴黎。其父是启蒙思想家的信徒,具有美术修养。波德莱尔在四、五岁时就从父亲那儿受到了艺术以及形式美方面的教育。六岁丧父,次年母亲嫁人。这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遂养成孤独而忧郁的性格。中学毕业后,往来于巴黎拉丁区诗人、画家之间,过着狂放不羁的生活。后拟到印度旅行,因故只在毛里求斯等地逗留一下,领略了异域风光。这丰富了他的内心感受,使他产生了一种神秘的渴望。回国后,继承生父的遗产,过着花花公子的生活,母亲不得不限制他对财产的支配。从此他各处举债。就在此时,他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一八四八年他参加了二月革命。一八五二年之后,其创作进入高潮。一八五七年,《恶之花》出版。晚年贫病交迫,一八六七年在巴黎去世。他的创作深受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影响。主要著作有:诗集《恶之花》、散文诗集《人为的天堂》(1860)、《巴黎的忧郁》(1869)以及文艺批评集《美学管窥》(1868)和《浪漫主义艺术》(1868)等。《恶之花》是其代表作,它奠定了波德莱尔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开创了法国近代诗歌的新时代,在西方诗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恶之花》中的“恶”字指丑恶、疾病与痛苦。波德莱尔在创作上有重“恶”的倾向。他的题材,多半取诸人生丑恶和黑暗的一面,于其中认识到美之存在,并把这种丑恶、黑暗的东西作为美的东西加以描绘。《恶之花》和《巴黎的忧郁》集中体现了波德莱尔在选材上的这一特点。这两部作品或歌颂死亡,或歌颂发臭的死尸,或歌颂蛆虫,或歌颂满身泥巴和虱子的狗,或歌颂孤独、昏暗。波德莱尔生前多遭攻讦,诟词颇众,但在死后,尽管毁誉不一,但其影响却与日俱增。他被推为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也被视为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
《红楼梦》问世不久便大受欢迎:“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季羡林先生则把《红楼梦》视为中国文学的“状元”。这些都证明《 ">
-
四代人的学术境遇 蒋寅 对一个真正的学者来说,对自身及群体的反思,对学术史的回顾,常成为毕生事业中一部分无形的积累。而从学术本身来说,对学术史的思考,又是学术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予生也
-
【3558】摩梭风情解读(直巴尔车编著,云南民族出版社,14.5万字,2006年10月第1版,25元)△共8个部分: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寓言;原始宗教;丧葬歌;摩梭风情;阿夏情歌;献给阿妈的歌。○
-
缝隙只有精神和思想,或者心能深刻进去肉體在现代与历史之间石化成墙我们由此悟到血流成河胜利和失败是经久的孪生而那微妙的异处,是记忆与再记忆被瞬间唤醒的红色武器足以包揽人类的一个词汇,而现实中我们携其而生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
-
这是《衍波词》中的名作。“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的比喻清新尖利,以致词人被称做“王桐花”。细绎词意,此词恐亦有寄托,“往事迢迢”二句,或与其早岁《秋柳》诗一样,表现出对南明王朝的眷念。此词为和李清
-
《曹刿论战》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
-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道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不能平。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作品赏析【注释】①山中夜坐静思,对社会人生有所求索。上片就溪水声响起兴
-
必修三语文必背文言文 高中的'时候,我们有些文言文是必备的,为了方便大家,小编带来了,请看: 1《蜀道难》 噫吁嚱(yīxū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