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知了季(外一篇)》李润地散文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0 23:24:13阅读:926

儿时在乡下最爱听知了的叫声了。不仅因为它是夏季最响亮的声音,而且,知了叫起来的时候,麦子就要收获了。

夜幕降临,带上手电筒和瓶子,到小树林去逮正在往树上攀爬的“知了爬爬”(学名蝉蛹),回家后,让娘用油煎炸,吃起来味道美极了。中午,举着一根涂着树胶的竹竿,还能沾一些热困了的知了,用细线牵着,飞着玩。放学后,捡些知了脱出的壳,卖了钱买些油盐酱醋,还可以受一番夸奖。

逮知了是个技术活,知了非常机灵,当你在远处看到知了时,就要避开知了的视线,猫手猫脚、轻轻地靠近树干,猛地伸出手掌捂住知了所在位置,就大功告成了。

个儿大的知了,发出的声音是直的,这种知了多。那种发出“知——了、知——了”二字音、有节奏、数量较少的知了,三伏过后才会听到。每到这个时候,知了的声音就渐渐地弱了下来,天气也就一天比一天凉了。这个时候就盼着,来年能早一天听到知了的叫声。

这恐怕要算小时候最大的乐趣和最清晰美妙的记忆了。童年的故事已难重复,但知了的叫声依旧很响亮。当然,我依然爱听它的声音。

盛夏的燥热被秋风徐徐吹去时,知了声最动听,天高气爽,知了声就像飘忽的歌声,抑扬顿挫,亮丽悦耳,“流响出梧桐”、“居高声自远”,使人心旷神怡。即使在盛夏,也还是可以有这样的感觉的。一片葱茏碧野中,有知了的叫声,则更加生机盎然。

有一次,来到一片树林中,满眼的绿色,林风吹来,一时间让人忘却了世间所有的烦恼,仿佛变成了林间的一只飞鸟,潇洒飘逸,平静从容。忽而,知了声四起,反而增添了林的幽静,还真找到了“蝉鸣林更幽”的感觉。

有了一番人生体验和见识的增长,觉着知了的叫声仿佛又多了几分变化。

阅历稍长之后,知道了“知了”的学名是:蝉。

荀子《大略》言:“饮而不食者,蝉也。”它的生存方式是清简的,仔细寻味,它的生命本质更具光彩,追求的品格亦是超然。《史记·屈原传》中可见它的操守:“濯淖汙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渣者也。”《淮南子·精神》亦言:“蝉蜕蛇解,游于太清。”不说知了在经历了极度痛苦之后留下知了壳仍可入药,也不说清心寡欲者喻知了壳为“解脱”(有宗教称有道之人死如蝉之脱壳),只说知了的生命过程,就令情感丰富之人生出几滴热泪来。

知了的生命一般只有18—20天。其繁殖是雄、雌交配后,雌知了产卵于杨树、柳树等树木细枝条,产卵后的枝条会逐渐枯死。来年夏季,经雷雨电击,带卵的枯枝落地。再经雨淋日晒,枯枝腐烂,知了卵便入土成幼虫,在土层吸食植物的根,开始生长。其幼虫到知了,要在土层里生活多长时间,方可出土羽化成知了?为此,我曾请教有关专家及查阅相关资料。一般自卵入土成幼虫到知了,最快也需三年时间。非洲一种黑蚱知了,在土里生活最长达26年,我国黑蚱知了,一般在土里生活9—12年。

我最初得知这个结果,不禁惊呆了。这是一个多么漫长而又落寞的生命积淀。这种看似不具备生命实际意义的历程,对知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为了夏秋时节几日动听的吟唱?知了声响四野不久,雄知了交尾后即死,雌知了产卵后命休,生命不过两三周。它们究竟为了什么,是因了性欲,抑或是爱情,还是为了生命的冲撞、生命的换位和延续?

凡人不懂知了语,难解其意,凭空想来,倒有了“知了比人高尚”的妄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于它们才是最完美的注释,如此沉重的代价,令聪明而实惠的人类,十有八九,做了童话去听。

知了还与美不可分,“婵娟”意为姿态曼妙优雅,“蝉联”示为连夺魁首之敬谓……

正所谓,有了知了的叫声,春天才会离去;没了知了的叫声,深秋才会到来。那是一个成长与收获的季节!

穿越时空的蛙声

童年的记忆里总响着蛙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那时候,我觉得我赖以生存的乡村,其实就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孩,它和我一样,整夜整夜地泡在生动的蛙声里,做着甜甜美美的梦。

春暖大地,蛙们顶着一身土从蛰伏了一冬的洞穴里钻出来。只不过,这时它们多半沉默着,悄无声息。惊蛰后的第一声蛙鸣,青蛙以自己的方式揭开了季节变换的大幕。印度人在其上古诗集《梨俱吠陀》中,曾以“默默沉睡了一年/似婆罗门守着誓言/青蛙现在说话了/说出/这雨季最潮湿的语言”这样动情的叙述,来表达他们初闻蛙鸣的愉悦和欣喜。

但是,真要听取成片的蛙声,却得在喧闹的夏天。那正是抢收抢种(收小麦、种玉米)的大忙时节。田间、河畔,满耳蛙声如鼓,那么种田人的心里必会涨满了喜悦之情。

尤其是在夏日的黄昏,晚霞欲消,空气中弥漫着禾苗的清香,大地清纯得只剩下蛙声片片,此时,田间小陌,肩荷锄镐的农人,牵着老牛,一步步走向飘着袅袅炊烟的家园,一天的劳作与辛苦便在蛙声中消失了。这蛙声的唱和鲜活了夏日黄昏。

入夜之后,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躺在床上,那咕咕嘎嘎、亮润如珠的蛙声犹如催眠曲,让人更容易入梦。夜阑无寐,挑灯独坐,那此起彼伏、声如潮涌的蛙鸣与你相伴,为你驱走几分深夜的孤寂。月朗星稀、四野岑寂,独自漫步于田埂上、池塘边,无数墨绿的乡土歌手,正摇其长舌,鼓其白腹,尽情尽兴而歌。有时,一蛙独鸣,衬出夜的冷清。群蛙合唱,让你感到夜的喧哗与骚动。而于一片蛙声中漫步的你,会觉得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何处最添诗性客,黄昏烟雨乱蛙声”,于黄昏时分,在霏霏细雨中打一把伞,独步于桑间陌上,听那来自苗、草间的此起彼伏的蛙声,即使不会吟诗,恐怕心中也会涌动眷眷诗意。

蛙声于我,所留鲜亮的记忆还有夏日雨后。宋人赵师秀诗曰:“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日多雨,来得快走得急,雨歇风住,凉意渐生,蛙声响起。先是东几句西几句,清晰可数,紧接着便汇聚成密密的如潮蛙鼓了。

青蛙喜水,它跃入水坑中的情景不亚于我长大后看到的跳水运动员,水面发出“扑”的一声响,漾起一圈圈的涟漪,煞是好看。

记得小时候听广播“少儿节目”中说,夏夜青蛙们在池塘里开音乐晚会,它们用歌声“谈情说爱”。果然,“音乐会”后,一片片像鱼眼睛似的青蛙卵粘连在一起,很快就变成了长着小尾巴的黑色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再过数日,小蝌蚪就变成了可爱的小青蛙,开始“咕——呱”地鸣叫了。齐白石先生有一幅《蛙声十里出山泉》的水墨画,画面上只画了几只在山岩缝隙中随潺潺流水漂出的小蝌蚪,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实在令人叫绝。

不只中国人喜爱青蛙,青蛙还迷倒过川端康成,他“一听见雨蛙的鸣声,心田里忽地装满了月夜景色”。但最令我動情喜爱、感慨系之的,却是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八百年前的蛙声传到了今天,寥寥数语,不仅描摹了一幅那时的田园风景,更借此述说了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不少文人雅士眼里,蛙声是有着浓郁的诗意和音乐禀赋的。倾情于蛙声,便是倾情于那种恬淡的意境,那种祥和的感受。而蛙声于我,更有着别样的情怀。现在,每当蛙鼓如潮的季节,我总是去往乡野,沉醉于蛙声中,以一颗至诚的赤子之心,甚或,以一株小麦、一棵玉米的淳朴的心,去观望蓝天大地,祈盼着风调雨顺!这一点,对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来说,是多么重要和珍贵。因为,蛙声与大自然不可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景清借书》“景清倜傥尚大节”阅读答案及翻译

    景清借书 景清倜傥尚大节②,领乡荐③,游国学④。时同舍生有秘书⑤,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⑥。清即持

  • [美]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天堂也是地狱》原文、赏析

    [美]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天堂也是地狱》 原文 亲爱的约翰: 有一则寓言很有意味,也让我感触良多。那则寓言说:在古老的欧洲,有一个人在他死的时候,发现自己来到一个美妙

  • 周易全集《小过第六十二》原文赏析与注解

    小过第六十二 【题解】 小过卦为异卦相叠(艮下震上)。下卦为艮,艮为山;上卦为震,震为雷。人过山顶,天上鸣雷。危险垂临,不可不惧。所以,卦名曰小过。这一卦有四个阴爻、两个阳爻,是阴过度的形象。

  • 旁若无人造句九则

    【旁若无人解释】好像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高傲,看不起人。也形容态度自然,从容。 【旁若无人造句】 ①他旁若无人地走进办公室,不跟任何人打招呼。 ②他的课讲得很好,讲到激动时常常会进入旁

  • 贾平凹《商州又录》经典散文赏析

    商州又录小序去年两次回到商州,我写了《商州初录》。拿在《钟山》杂志上刊了,社会上议论纷纷,尤其在商州,《钟山》被一抢而空,上至专员,下至社员,能识字的差不多都看了,或褒或贬,或抑或扬。无论如何,外边的

  • 秋声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秋声赋 简介本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文章将难以捉摸的秋声写得如闻如见,又以秋色、秋容、秋气、秋意烘托秋声

  • 梦见飞行

    梦见飞行是什么意思梦中的飞行一般跟性欲有直接的联系。从广义的角度来看,飞行表示毫无障碍,意味着你可能从由自己造成的局限中解脱。梦见向天空飞行,表示你渴望自由的强烈愿望,希望按自己的精神追求塑造自己的生

  • 《沁园春·又是年时》赏析二

    全词借伤春感怀,表达故国之痛。词的上片从春景入笔,以较多文字写春光骀荡,游人如醉;下片则转写感慨,抒发情怀。词的上片由三层内容组成。起三句为一层,总写春色明媚。作者选取杏与柳作为描绘春光的代表。杏、柳

  • 《北湖饱饭径寝颓然甘甚殆畴昔所未有也作此以》鉴赏

    【原题】:北湖饱饭径寝颓然甘甚殆畴昔所未有也作此以示阿坰

  • 鱼化石

    作者: 李彬 (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