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百家姓《艾(ài)》姓起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9 23:05:40阅读:222

334 艾(ài)

334 艾(ài)

【寻根溯源】

艾姓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出自于夏后氏,禹王之后,以祖字为氏。夏王少康有大臣汝艾,其后人以祖字为姓,遂成艾姓。二是出自春秋艾孔之后,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名孔,因为住在艾陵(今山东省泰安东南),人们就叫他艾孔。他的后代,便以居住地名称的第一字“艾”作为自己的姓氏。三是出自复姓改为艾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复姓艾斤氏,入中原后逐渐与汉文化融合,后改为单姓艾氏,称艾姓。

【变迁分布】

早期在河南,山东活动。汉唐之间,在甘肃、河南有较大扩展,并以陇西郡(今属甘肃)、天水郡(今属甘肃)、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为郡望。宋代以后,遍布湖北、陕西、山东、湖南、江西等地,在陕西米脂有较多分布。当今在河北、河南、陕西、湖北、湖南、浙江、上海、江西、云南等地都有一定分布。

【名人荟萃】

艾自修:明代的着名学者。他和他的兄长艾自新都是明代的着名学者。兄自新精研理学,所着《希圣录》,深得宋儒宗旨。艾自修以其兄研究成果,再加发挥,纂明其要。着有《理学纂要》,得到学界好评,朝廷旌表为当代贤儒。

艾可久:明代大臣。进士,历官太常寺傅、御史、衡州知州、山东副使、江西和陕西参政、按察使、南京通政使等。他为官刚正清廉。以良好的官德官声,获得了朝野好评。

艾元征:清代文士,由进士而当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的高官,政绩优良。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前赤壁赋》翻译及赏析

    《前赤壁赋》翻译及赏析   《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 《前赤壁赋》翻译及赏析,欢

  • 《闰月丙子判府相公被制命升使弼越六月癸卯公》鉴赏

    【原题】:闰月丙子判府相公被制命升使弼越六月癸卯公诞生之辰谨斋洁为诗二章拜献左右虽辞句芜颣不足奉扬盛德姑以述惓惓之诚

  • 梦到鱼

    周公解梦对于我们日常中的梦境都给与了相应的解释,对于好事就用平常心去接受,对于不好的事我们就要多加小心,相信通过努力肯定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的。周公解梦中对于捉鱼和吃鱼有不同的解释。梦到捉鱼是吉兆,未来的

  • 杞人忧天文言文和翻译

    杞人忧天文言文和翻译   你还在为如何理解文言文发愁吗?不懂文言文的意境不要紧,下面是瑞文小编收集整理的杞人忧天文言文和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杞人忧天》原文  杞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皇甫规,字威明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皇甫规,字威明   ①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  ②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

  • 蓝田《劳山巨峰白云洞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蓝田:劳山巨峰白云洞记 蓝田即墨之东南,百里皆山焉。山之大者,曰劳山。劳山之群峰,其最高者,曰巨峰。巨峰之巅,有洞焉,曰白云。洞深而明,旁有水泉,可引以漱濯,甲于巨峰。虽当晴昼,云气蓊郁,则咫尺不可辨

  • 过零丁洋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过零丁洋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

  • 格杀勿论造句十则

    语义说明:击杀凶恶的人不以杀人论罪。 使用类别:用在「杀之无罪」的表述上。 格杀勿论造句:01当局已下令,对暴动份子格杀勿论。 02统帅已下达阵前逃亡者、格杀勿论的命令。 03对不肯解除武装的战俘,我

  • 周蓬桦《林间生灵》散文鉴赏

    白山栅栏 怎样向你描述我住在白山脚下的临时住所呢?有时候语言是无力的,文字更是无力,连对某个现场的真实还原都做不到——因此,我从不盲目听信另一个人对我滔滔不绝地讲述某一件事物。 如果用一幅中国

  • 讲话与不讲

    讲话与不讲讲话,包括闲谈,包括演说。我们做人,还是多讲话的好呢?还是不讲话的好?讲话可以现露才学;不讲,岂不类乎傻子?但是古人中有深通七国语言而一言不发者,市场上有全无知识之人而大发谣言者。可见讲话不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