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百家姓《侯(hóu)》姓起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9 23:04:51阅读:666

230 侯(hóu)

230 侯(hóu)

【寻根溯源】

侯姓主要有五种来源。一是来自黄帝的史官仓颉。传说仓颉发明了汉字,称史皇氏,但他最初称侯冈氏,他的后裔在由陕西向河南的东迁过程中,有的以侯为氏。二是来自姒姓。大禹的后裔有的封于侯(在今河南偃师),他们的子孙便以国为氏。三是来自姬姓。郑国庄公之弟共叔段,因谋叛而逃到共城,他死后,庄公赐他的儿子共仲为侯氏。晋国哀侯、湣侯被晋武公所杀,他们的子孙远居他乡而以侯为氏。四是来自芈姓。楚公族中有侯氏。五是外族改姓侯氏者。

【变迁分布】

侯姓早期以中原为核心,在山东、陕西、山西等地也有分布。秦汉以后,在河北形成上谷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侯氏望族,在河南形成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侯氏望族,在今江苏形成丹徒侯氏望族,在今宁夏和陕西形成北地山水(今陕西旬邑)侯氏望族。唐宋时期,侯氏在东南及南方地区有较大扩展,在山西、河南、湖南、陕西有较多分布。明朝,则集中在陕西、山西、浙江以及山东河南、甘肃、江苏、河北等地。当今在湖南、安徽、河南有较多分布。

【名人荟萃】

侯嬴:战国时魏国人。初为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夷门的守门小吏,直到七十岁才被信陵君迎为上客,为协助信陵君救赵,起了关键作用。前257年,秦急攻赵,围邯郸(今河北省邯郸),赵请救于魏。魏王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中途停兵不进。他献计窃得兵符,夺权代将,救赵却秦。

侯君集:唐代大将。豳州三水(今陕西省旬邑土桥镇侯家村)人。自少年时代就勇武,为人称颂,隋末被李世民引入幕府,因作战有功,累迁左虞侯、车骑将军。唐高祖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之变间,他曾为李世民出谋划策。贞观年间,任左卫将军、礼部尚书等职,先封潞国公,后封陈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侯恂:明代大臣。商丘(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任兵部侍郎等职,万历进士,后来朝廷发生政变,下狱。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对于明朝留下的三品以上的官员,只用了他一个人。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百喻经全集《蛇头尾共争在前喻》译文赏析

    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原文】 譬如有蛇,尾与头言:“我应在前。”头语尾言:“我恒[1]在前,何以卒尔?”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走。放尾在前,即堕火坑,烧烂而死。 师徒弟子,亦复如是。言师耆老,

  • 高考文言文10个易错实词摘抄

    高考文言文10个易错实词摘抄   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范增论》)  【恨】遗憾  【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  2.命

  • 中考语文文言文官职人物常用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官职人物常用词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 风土人情造句六则

    【风土人情解释】指一个地方的乡土风俗。风:风俗。人情:民情,指人的生活习惯。也作“人情风土”。 【风土人情造句】 ①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了解并熟悉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便跟老乡们打成一片

  • 梦见寺庙

    梦见寺庙是什么意思梦见寺庙,暗示你会有可以求助的人,帮你解决烦恼,助你工作生活顺利。男人梦见寺庙,可能预示事业或环境会遭遇不稳定。女人梦见庙宇,预示丈夫家庭可能会遇到变故。病人梦见寺庙,暗示病情会加重

  • 《余初除西掖适斋惠诗以二甥相继縯纶为喜安行》鉴赏

    【原题】:余初除西掖适斋惠诗以二甥相继縯纶为喜安行表兄贻书喜溢于辞谨次二篇为谢末章以属安行

  • 春华秋实造句九则

    一、 语义说明: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的自然景象。 使用说明:用在「开花结果」的表述上。 春华秋实造造句:01眼看屋前的果树春华秋实,一年又将过去。 02对于许多植物而言,春华秋实是最平常不过了!或许这就

  • 书孝妇魏氏诗后(清)方苞

    古者妇于舅姑服期[2],先王和情以立文[3],所以责其实也[4]。妇之爱舅姑,不若子之爱其父母,天也[5],苟致爱之实[6],妇常得子之半,不失为孝妇。古之时,女教修明[7],归于舅姑,内诚则存乎其人

  •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武元衡《赠道者》赏析

    赠道者 武元衡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赏析: 此诗的题目一作《赠送》。如果是后一个题目,那么,他写赠的对象就不一定是个

  • 千家诗五绝《陈子昂·赠乔侍御》诗词赏析

    诗题一作《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诗歌借古喻今,借汉代桓典之事,抒发了对唐朝不重视贤良、赏罚不公的不满和愤激,表达了对乔侍郎怀才不遇的深切同情。"> 查看更多

相关栏目: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