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宓(mì)》姓起源
231 宓(mì)
231 宓(mì)
【寻根溯源】
宓姓源流纯正,来源单一,源自上古的伏(宓)羲氏,与伏姓的源流是一样的,在古代,因宓(fú古音伏,今多读mì音蜜)字和伏字通用,伏姓也叫宓姓,其后子孙称宓姓。伏羲,古代的时候作宓羲,又作庖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栖。他的后代有宓(伏)和包两个姓。所以说伏姓和宓姓实际上是一个姓。如汉代人伏生,也叫做宓生。
【变迁分布】
宓姓是古老和罕见的姓氏。早期,活动在河南、山东,并在平昌郡(今山东安丘一带)形成宓氏望族。如今,在浙江、湖北、山东、北京等地偶有所见。
【名人荟萃】
宓妃: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相传为洛水之神。
宓不齐:春秋时期鲁国单父侯,也称为宓(Fú音伏)子贱,有些古书也称伏子贱、伏不齐,是孔子的学生。曾经担任过单父宰,当时他鸣琴而不下堂治,但是一样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孔子很喜欢听音乐,觉得音乐能调和人心,使国君和百姓和睦共处。而宓不齐正是个弹琴的好手,据说他当官时,弹琴来感化人们,使天下太平。所以孔子非常喜欢这个学生,称他为君子,说:“宓不齐雄才大略,能够辅佐霸主。”后来宓不齐被朝廷追封为单平侯。
宓宏谟: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755年上任台湾府经历,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官职品等则为正七品以下,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府内典簿奏章的收发与校注,也分掌章奏文书。
-
这是一首描写客中过除夕之夜的诗。在战争离乱的岁月,飘流在外的人,其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诗中就表现了这种颇为沉痛的心情。诗的大意说:战乱的岁月,弄得人们都弄不清今天的这个除夕,究竟是哪一年的除夕了。身在异
-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少英伟,好书剑。元至正初,为河源县务副使,转淡水场管勾,弃官归。元末盗起,真聚众保乡里。十四年,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真赴告元帅府。帅受赂,反捕真。逃居坭冈,举
-
【4367】热力桑巴:巴西(黄志良、刘静言著,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29元)4部分:[1]上天眷顾的大地;[2]不可错过的风景;[3]魅力十足的文化风情;[4]中巴友谊天长地久。巴
-
韩退之送孟东野序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
-
戴胄犯颜执法 原文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寺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
-
尿寒灰【原典】韩安国为梁内史①,坐法②在狱中,被狱吏田甲辱之。安国曰:“寒灰③亦有燃否?”田甲曰:“寒灰倘燃,我即尿其上。”于后,安国得释放,任梁州刺史,田甲惊走。安国曰:“若走,九族④诛之;若不走,
-
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綦毋潜因安史之乱爆发而归隐之后创作的作品。诗人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泛舟若耶溪,滋生出无限幽美的情趣。此诗开篇“幽意无断绝”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即幽居独处,不与世
-
文言文之我教《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一文语言优美,说理透彻,浓浓的师生情谊如清水缓缓地流淌在每个字、每句话中。在品味那诗般的文字时,也似乎让我们每一位教者都经历
-
这是一首抒情小诗。“遣兴”即抒发情怀。韩愈是唐代大儒,一向积极用世,但此诗却写得颇具超世之姿,有道家之风。诗的前两句“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 ,写自己一生只爱酒,酒给了自已欢乐,酒是知已
-
修身 墨子 君子战虽有陈①,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来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②;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