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
【3985】商君书
(梁万如导读及译注,中信出版社,11万字,2017年11月第1版,40元)
△《商君书》又叫《商君》、《商子》、《商君子》,是由商鞅及其后学所著。《汉书•艺文志》将《商书》归入法家,称“《商君》二十九篇”,实际上存二十六篇,其中两篇只存目没有内容,也就是说,具有完整文字记录的只有二十四篇。更法、垦令、农战、去强、说民、算地、开塞、壹言、错法、战法、立本、兵守、靳令、修权、徕民、刑约、赏刑、画策、境内、弱民、御盗、外内、君臣、禁使、慎法、定法(第一—第二十六)。
○商鞅(约前三九五—前三三八)属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姓公孙,名鞅;卫国人,所以又叫卫鞅。他曾助秦孝公伐魏有功,秦孝公把商地十五个城邑赐予他,并赐号商君,是以后世又称其为商鞅。
○商鞅是个原创性很强的思想家。对于怎样治理国家,他认为效法古代不一定能成功。在《更法》《开塞》等篇章之中,他指出尧、舜、禹治国之法都不一样,可见治国无定法,既然如此,那就没有必要效法古人,只要找到自己所走的路,国家一样可以治理好。
○摒弃儒家思想,开创了一个治国的思维格局,那就是依法治国。
○商鞅是古代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他助秦国成功推行政治改革,建立了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爵位制度及官僚制度等,并推行农战,实行以法治国,赏善罚恶,以刑去刑,最终,令秦国在短短二十年间崛起,由西北边陲进侵中原,直至一统六国,建立秦朝。商鞅变法政道与治道兼备,成就了强秦霸业,对整个古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他确立管理的愿景,合理运用管理的策略和技巧,从立法、执法及教化三方面入手,简化法令,使人人懂法、人人守法、以法治国的理念一直沿用至今。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
○壹言,就是论统一、专一,那是立国的原则。
○治国的总原则,就是统一赏赐,统一刑罚和统一教化。这是商鞅学说的核心。
○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
顺民 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心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有不说。取民之所说而民取矣,民说岂众哉?此取民之要也。
-
《战国策》文言文 《战国策》文言文1 苦成常谓建信君曰:“天下合从,而独以赵恶秦,何也?魏杀吕遗,而天下交之。今收河间,于是与杀吕遗何以异?君唯释虚伪疾,文信犹且知之也。从
-
圬者王承福传 作者: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荆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
-
诗题一作《长干曲》,乐府杂曲歌词名。诗用白描的手法,以对话的形式写出江上女子主动结识一陌生男子的大胆、天真与狡黠。一说是女子遇到同乡的羞涩与娇憨。">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节选)》赏析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节选)〔前苏联〕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一)丹娘我写这本书也愉快,也痛苦。我回忆起往事来,就觉得好像重新又摇着幼小的卓娅的摇篮,重新怀抱着三岁的舒拉,重新看见我的孩子们,看见他俩在一
-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
-
忠贞智慧,万古流芳 --论诸葛亮形象 沈伯俊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我们
-
此词将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乡思的愁闷交织一起,表达了词人极度伤感悲苦的心绪。词的上片写悲苦的由来、发展和不能自己的情状,下片写送别的情怀及内心的自我排遣。开头两句“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
-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l
-
词学家詹安泰先生在《论修辞》一文中,指出:化成式的修辞法有化虚为实、化实为虚、化物作人、化人为物四格。其中化虚为实格又可分为二项: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