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词话·神秀出国色》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神秀出国色》经典解读
神秀出国色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王国维所说的:“温飞卿之词,句秀也。”也就是说温庭筠的词是“画屏金鹧鸪”为代表的“精艳绝人”,凭借的是以辞藻华美取胜。
菩萨蛮·其一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重重叠叠的山上日光明灭,如云的发鬓、似雪的香腮。慵懒的女子懒得画娥眉,早妆梳洗迟。鲜花前、明镜后,人面花面交相映。穿的是绣花的罗襦,上面有着一对金鹧鸪。
里面的意象:鬓云、香腮、绣罗襦、金鹧鸪。这些意象从字面上看,都犹如一张张华美的锦卷,极尽艳丽。然后,一系列的意象铺陈下来,只是意象的堆砌,并没有一条情感的主线索在里面,只有眼前之物,并无脉络分明。
菩萨蛮·其二
温庭筠
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山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凤。
水晶帘里的玻璃枕,暖香惹梦的鸳鸯锦。江山上绿柳如烟,大雁飞过残月天。藕丝犹如浅浅的秋色,人参差若剪。双鬓隔着香红,玉钗头上的金风。
依旧是意象的堆砌,水晶帘、玻璃枕、鸳鸯锦、柳、雁、残月天等,和前首一样,也没有主观上的明确的情感脉络。
菩萨蛮·其三
温庭筠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至午夜,才月圆若皓。重重帘帐层层放,墨夜悄悄无人语。帘幕深处麝香长长地燃烧,睡觉之时依旧留着微薄的妆。当年的青春年华,谁不珍惜呢?只是往事却不堪回首。花上渐渐沾满露水,锦绣的衾被不敌晓寒的夜。
第三首似乎有一句表达情感:“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对往事的追忆和遗憾以及后句的“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里面隐约有着形单影只,个人之力不敌孤单寒冷之感。可情感依旧表达得不太明显,似乎是景物的陪衬性暗示。也就是说,这些情感是从景物中摸索出来的,也就是客观的景物依旧是主要的线索,而不是个人的情感作为文章的主要层次。
所以,王国维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全词都是实打实的描写,尽是实景,很难理会里面的情感,或者说里面的情感实在是太含蓄隐晦了。
王国维说:“韦端己之词,骨秀也。”骨骼俊秀,不仅仅是语言美丽,并且深情款款,发自内心,宛如“弦上黄莺语”般的清丽。
端己的词比起飞卿的词,靠的是喷涌于胸的情感取胜。飞卿的词里,总好像压抑般地把情感扣得死死的,而端己的词恰恰是将情感释放出来,读起来叫人觉得情真意切,情真字秀。
比如我们将温飞卿的词《更漏子》与韦端己的《菩萨蛮》来比较就可清楚二者风格的差别。
更漏子
温飞卿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这首词,我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之所以将其提出来与端己的词作比较,是因为飞卿的这首《更漏子》的最后一句已经化白描为抒情,虽说是一个简短的抒情,也不失为一句对情感的表达。“梦长君不知”,长长的夜,做着长长的梦,这么长的梦都是对你的相思,而你到底知道不知道呢?其实这个句子写得是非常幽怨缠绵的,为什么说是长梦呢,因为睡不着觉,那么梦就显得长了,梦长也就显得夜长了。而夜长了,那这么长的夜,整夜的都是对你的思念,这思念也显得长了。
可是这一句在温飞卿的《更漏子》里面并不显得特别出众,因为前面的意象,像柳丝、春雨、雁、金鹧鸪、红烛等等堆得太满,并没有对末句情感的铺垫之笔,叫人一下子接受这样一句情感的直接抒发,显得太突兀。
而在端己的词里面,你是绝不会有如此之感的。我选择了韦端己的《菩萨蛮》五首之一,其中末句“忆君君不知”和温词的“梦长君不知”有相似之处。先看整首词:
菩萨蛮
韦庄
洛阳城里风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辉,忆君君不知。
洛阳城里风光无限,洛阳的才子却年老他乡。连用两个“洛阳”,强调对洛阳的特殊情感,既然是对洛阳如此眷念,就应该长居洛阳,但是却年老他乡,其中的遗憾之情呼之欲出。昔日洛阳魏王堤上春柳明暗,此时心思满怀凄迷。眼前可爱的深红、浅红的桃花,红艳春水渌,水上鸳鸯成双浴。此句恰有由眼前之景,想到了思念之人。眼前是如此可人的桃花以及羡煞旁人的双双对对的鸳鸯,正在享受这大好春色,想必是洛阳的春色更加迷人吧,而这洛阳的才子却是身在他乡,佳人不能相伴。所以结尾的“凝恨对残辉,忆君君不知”乃是由上之情景情感的遗憾而来,“凝恨”本就是这些遗憾啊。“对残辉”表示遗憾无人相诉,这样的愁情,除了那个思念对象,远在洛阳一样独自一人面对春色的佳人之外,又有何人能够相诉呢?在这样的春色里,只能将这遗憾空对残辉。“忆君君不知”想念你的时候,你知道不知道呢?如此曲折回复的情感,在最后一句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是前面情感铺垫之后,后面才得来的厚重。
同样的句式,但是不同的人表达出来便是别样的情怀。这也是温庭筠和韦庄之“句秀”与“骨秀”的区别。
下面我们再来理解王国维评价李后主的:“李重光之词,神秀也。”神秀,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神采飞扬,秀美异常。我觉得李后主是一位纯情若贾宝玉的人物,比如亡国之前,完全地沉迷于欢乐,亡国后却又有如此多的悲哀,虽说平时和大周后的感情甚佳,但在大周后病重之时,却也和小周后暗生情愫,并且还瞒着病重的大周后和小周后频频约会,还有对小周后的“奴为出来难,叫郎恣意怜”。这句话就是说小周后啊,你瞒着众人出来和我约会,你的惊慌失措全被我看到了,你越是这样越是叫人想放纵任性地怜爱你呀。多么真实的偷情之语。从李后主的词里,完全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所以,他写的词都是真的,是人真实的情感,比如后来亡国之后,身为赵光义的囚臣,他却还要写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样一些怀念的词句,引来杀身之祸。可这样的东西,却是李后主心里想表达的情感,这个人是任性的,并且行为处事总是跟随着自己的内心,不加掩饰地表达在词里,尽管是率性,却是非常真实的。真的东西才会叫人不厌恶,真的东西才会叫人只是知会地笑而不语。越是读李后主的词,就越能感知到一颗任性却是纯真的心。
从三人的抒情中可以看出“句秀”“骨秀”“神秀”的区别。温庭筠的一句干瘪瘪的“梦长君不知”不置可否,姑且算为抒情。韦端己的“忆君君不知”情真意切,比起温词来说,情感的闸门已经打开,情感的奔流也若绵绵之江水拥有力量。但是李后主的抒情,随便拈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出来便具有惊人的力量,比起“忆君君不知”以及其他篇章里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不知道要胜出多少。若说韦端己是“开”,那么李后主就是“阔”。
如果说温庭筠的词是理性的现实主义,那么韦端己的词就是现实与浪漫的结合,而到了李后主这里就是完全地率性而作了,词里全是自己纯真的情感,丝毫无造作,神采飞扬,感慨深,气象远,写尽世间之爱欢情怨。
【注】
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词人。
-
太甲上第五太甲上第五 【原文】 太甲即为,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夏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惟嗣王不惠于阿衡[127],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128],以承上下神祗。社稷宗庙,罔
-
学弈的文言文鉴赏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然后讲
-
《宋史·梁克家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梁克家,字叔子,泉州晋江人。幼聪敏绝人,书过目成诵。绍兴三十年,廷试第一。授平江签判。时金主亮死,众皆言可乘机进取。克家移
-
王磊·浊水下也能花开如云王磊小巴拉克上中学的时候,他的人生跌入了谷底。残破的家庭,贫寒的家境以及黝黑色的皮肤,都成为了同学们揶揄嘲讽他的话题。父亲在巴拉克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母子,单亲的母亲用自己微
-
此篇以“恨”为题,抒写的是愤世嫉俗的感情。上片专写自己愤世嫉俗的狂态,下片转写自己穷困潦倒的处境以及决不与清政府钳制舆论的文化专制主义相妥协的“颠狂”个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
-
《李温陵传》“李温陵者,名载贽。少举孝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温陵传 [明]袁中道 李温陵者,名载贽。少举孝廉,以道远,不再上公车,为校官,徘徊郎署间。后为姚安太守。公为人中燠外冷,丰骨棱棱。性甚卞急,好面折人过,士非参其神契者不与言。强
-
词作于至北京述职南还期间。两淮为吴地,作者由天津乘海轮还任,故词题为“浮海还吴”。词写海上航行所见奇异景象,运笔清新高迈,情景交融,而又空灵涵蕴,使读者深有身临其境之感。">
-
杨氏入山之大穴 原文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
-
康雪作品鸢尾早晨走过一条小路。围墙下开满了白色的花我并不知晓它们的名字。也没想过开口询问也许你叫它们,鸢尾呀而我称呼为有缝隙的光明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