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一百五日》译文与赏析
一百五日
一百五日
【原文】
今人谓寒食[1]为一百五者,以其自冬至之后至清明,历节气六[2],凡为一百七日,而先两日为寒食故云,他节皆不然也。杜老有鄜州[3]《一百五日夜对月》一篇,江西宗派诗云“一百五日足风雨,三十六峰劳梦魂”,“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之类是也。吾州城北芝山寺,为禁烟游赏之地,寺僧欲建华严阁,请予作《劝缘疏》,其末一联云:“大善知识五十三,永壮人天之仰;寒食清明一百六,鼎来道俗之观。”或问一百六所出,应之曰:“元微之《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是以用之。
【注释】
[1]寒食: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有叫做“寒食节”。[2]历节气六: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六个节气。[3]鄜州:今陕西富县。
【译文】
现在人们之所以称寒食节为“一百五”,是因为从冬至之后一直到清明节,中间经过六个节气,共一百零七天,而提前两天即第一百零五天就是寒食节,其他节气都没有类似这样的称呼。杜甫在鄜州写了有一篇《一百五日夜对月》的诗,在江西宗派诗中曾写道:“一百五日足风雨,三十六峰劳梦魂。”“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这样的诗句。我家州城北边有个芝山寺,是个禁止百姓居住,供游人观赏的地方,寺中的僧人想要在那里建造华严阁,请我作篇《劝缘疏》,我在最后一联中写道:“大善知识五十三,永壮人天之仰;寒食清明一百六,鼎来道俗之观。”有人问我一百六的说法是出自哪里,我回答说:“元微之的《连昌宫词》中有诗句‘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因此我用了这一说法。”
【评析】
一百五日是指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指寒食日。出自于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寒食节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有诗云:“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有人认为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实际上清明节与冬至节气本身所处的日期,就差一天。在我国悠久的民俗文化中,因纪念历史人物的节日只有两个:一是五月端午节,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一是清明寒食节,为缅怀晋国大夫介子推。旧时,民间过寒食节,人们都不生火做饭,而是吃冷食。最早的寒食节为期一个月,后来渐渐变成三天。现在过寒食节,人们不再习惯吃冷食,逐渐该节日增添了扫墓和游乐的习俗,也就慢慢转化成了后来的清明节。但这个节日作为风俗流传了下来。
-
语义说明:比喻处境非常艰困、痛苦。 使用说明:用在「艰难困苦」的表述上。 水深火热造句:01农民生活已水深火热了,还要对他们怎样? 02想起那段水深火热的日子,真是不堪回首。 03我们要求生存,就算是
-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
自护其短 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
-
梦见十字架是什么意思梦见十字架,表示心中存在着忏悔,或是生活与事业上的压力过重,让人痛苦。创业者梦见十字架,意味着你要付出艰苦的备斗,才会获得成功与欢乐,收获耕耘后的丰收。梦见出现任何十字,还代表你要
-
傅粉郎君又粉奴。莫教施粉与施朱。自然冰玉照香酥。有客能为神女赋,凭君送与雪儿书。梦魂东去觅桑榆。
-
荀子劝学文言文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 (比) (2)善假于物也 (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 (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文言文常用实词复习 1、病 ①病,《说文》“疾加也”。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
元戏剧《吴昌龄》鉴赏 《张天师》又名《风花雪月》,全名《张天师断风花雪月》。这个剧主要写月宫桂花仙子下凡与秀才陈世
-
汉元帝建昭四年议封甘延寿陈汤诏 匈奴郅支单于,背畔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甚逆道理,朕岂忘之哉!所以优游而不征者,重动师众,劳将卒,故隐忍而未有云也。今延寿、汤
-
山童说。清霜一夜芭蕉折。芭蕉折。梅花开也,满湖风雪。墨痕碎碎题诗叶。玉英棵棵丁香结。丁香结。忍教孤负,小山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