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蝶恋花 兰溪》鉴赏
南宋词人曹冠写了一卷《燕喜词》,有六十多首。可是,历来的词论家却很少谈及它,各种选本也很少采录他的词作。直到清末况周颐《蕙风词话》中才有这么一段评述 :“宋曹冠《 燕喜词 》《凤栖梧》云:‘飞絮撩人花照眼 。天阔同风微,燕外晴丝卷。’状春晴景色绝佳。每值香南研北,展卷微吟,便觉日丽风暄 ,淑气扑人眉宇 。全帙中似此佳句,竟不可再得。”的确如此 ,崔信明的“枫落吴江冷”和潘大临的“ 满城风雨近重阳 ”,仅存一句,已足流传千古,何况曹冠有这首较为完美的好词,词中还有些不可多得的佳句呢!况氏能够发现了此词,也可以称得上是曹冠的文章的知己了。
词题的“ 兰溪”,在词人的故乡东阳(今浙江省金华县 )。曹冠曾在兰溪溪畔建园筑阁,自号双溪居士。本词写泛舟兰溪的闲情逸致,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山川风物的热爱。
首句写泛舟 。悠然地划着船桨,分浪稳稳前行。“悠悠”与“稳 ”字,可见游赏时闲适的心情。二、三句,写瞭望中的山川景色。轻烟笼罩着两岸重重叠叠的山峦,绿水一直伸展向遥远的天边 。“赢得锦囊诗句满 ,兴来豪饮挥金碗”,这两句写词人的豪情胜概。“锦囊”用的是李贺的故事。李商隐《李贺小传》载,李贺出游时,携带一个又破旧的锦囊。当想到好诗句时,马上写下来投入囊中。“挥金碗”,语见杜甫《 催驸马山亭宴集 》诗 :“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绣袍。”写出了豪饮的狂态。“赢得”二句 ,语意平庸,貌似豪放,其实虚器,显得与上下文情调不一致。
过片三句,确是精美绝伦之笔。濛的飞絮,向游人的身上扑来。两岸盛开的鲜花在丽日的映照下,更是光艳夺目。晴朗的天空无限宽广,微风吹过,燕子贴水争飞,悠飏的游丝轻盈舒卷。写景之佳,并不在于词句字面,而在于它的气象。所用的都是极为普通的词语,但当作者把它们组织起来时,便形成了一种美妙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春晴景色特具的美。然而,如王国维所说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人间词话》删稿)词人在这里不仅显示了深入捕捉物象的本领,而且还巧妙地运用景语来抒自己的感情。三句一片神行,见几见微 ,生意盎然,真能得象外之趣。春游时旷朗的胸怀和欣悦的情绪,都自然地表露出来了。
收尾两句意思也稳妥与首句呼应。沿溪缓行,看到岸上翠竹丛中有户人家,便停舟上岸,叩门相访 ,不知觉又到了斜阳西下的时候了。“款”,这里有叩敲的意思 。“ 舣舟”,泊舟,附船上岸。“翠竹”两句,用《世说新语·任诞》王徽之爱竹,造门不问主人事,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诗因有“看竹何须问主人 ”句。这两句所表现的豪情逸兴,要比“挥金碗”之类高雅得多了。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宋人或得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宋人或得宝,献诸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作者:韩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
-
说起曹植的《七步诗》(或作《自愍诗》,见李昉等撰《太平广记》卷一七三“曹植”条引《世说》;或作《豆萁诗》,见元宋褧撰《燕石集》卷八 "> “令狐整,字延保,敦煌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令狐整,字延保,敦煌人也。整幼聪敏,沈深有识量。刺史魏东阳王元荣辟整为主簿,加荡寇将军。荣器整德望,尝谓僚属曰:“令狐延保,西州令望,方成重器,岂州郡之职所可絷维?”顷
-
此诗前二句用“围棋局”“菜畦”作喻,描画长安城整饬、匀称的布局,笔直、宽敞的街道;后两句笔锋转向唐都政治活动的中心即大明宫,写早朝情景,以“一条星宿”为喻,写出火把之多,官员之众,仪礼之盛。此诗的
-
女冠子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遥楼上帘招。 秋娘度与泰娘娇。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
-
春望 作者:杜甫年代: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全篇围绕“
-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 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明朝政府为肃清漠北故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统一战争。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放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
-
在现实中、在生活中,新事物的出现是层出不穷的。作为反映现实、反映生活的诗歌,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屏之门外。清代中叶以后,域外见闻大增,西方器物涌入,诗歌之门受到了外来的撞击,而如何以旧的形式容纳新的题
-
“醇儒”人格的反思与批判 --唐僧新论 曹炳建 自北宋以后,随着封建汉唐盛世的不再,封建阶级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然要求弱化民族个性。与之相适应,便是程朱理学的兴起。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