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情似游丝》赏析
上片开头两句,连用两个比喻。“情似游丝”,喻情之牵惹:“人如飞絮”,喻人之飘泊也。两句写出与情人分别时的特定心境。游丝、飞絮,古代诗词中是常常联用的,一以喻情,一以喻人,使之构成一对内涵相关的意象,并借以不露痕迹地点出了季节,交代了情事,其比喻之新颖,笔墨之经济,都显示了作者的想象和创造的才能。
虽然如此,这两句毕竟还是属于总体上的概括、形容。所以接着便用一个特写镜头给予具体的细致的刻画——“泪珠阁定空相觑”。两双满含着泪珠的眼睛,一动不动地彼此相觑。句中的“空”字意味着两人的这种难舍、伤情,都是徒然无用的,无限惆怅、无限凄怆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两句把“空”字写足、写实。一溪烟柳,千万条垂丝,却无法系转去的兰舟,所以前面才说“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派天真,满腔痴情,把本不相涉的景与事勾联起来,传达出心底的怨艾之情和无可奈何之苦。借此,又将两人分别的地点巧妙地暗示出来了。这种即景生情的刻画抒写,怨柳丝未曾系住行舟,含蕴着居者徊徨凄恻的伤别意绪。
下片写离别之后心情。过片仍写居者行人走后的凄怆情怀。“雁过斜阳,草迷烟渚”,这是“兰舟”去后所见之景,正是为了引出、烘托“如今已是愁无数”。这里景物所起的作用与上文又略不相同了。上片写伤别,下片写愁思,其间又能留下一些让人想象、咀嚼的空白,可谓不断不粘、意绪相贯。
句中的“如今”,连系下文来看,即指眼前日落黄昏的时刻。黄昏时刻已经被无穷无尽的离愁所苦,主人公便就担心,今晚将怎样度过。词人并不迳把此意说出,而是先荡开说一句“明朝”,然后再说“今宵”:明朝如何过且莫思量,先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思量如何过”这五个字的意思实为两句中的“明朝”、“今宵”所共有,词笔巧妙地分属上下句,各有部分省略。上句所“思量”者是“如何过”,下句“如何过”即是所“思量”者,均可按寻而知。这种手法,诗论家谓之“互体”。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1],黄河入海流[2]。 欲穷千里目[3],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 ">
-
这是一首劝人摆脱机务、及时休闲寻欢的小词,感情基调哀而不伤,平静而明快。上片先由“官身”难闲、“世事”无尽说起,通俗直叙的语言,从自身的经历说起表述了做官的事多不得自由,引发共鸣。接着以“君貌”、
-
诣阙上书理马援 【汉】朱勃① 臣闻王德圣政,不忘人之功,采其一美,不求备于众。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礼葬田横,大臣旷然,咸不自疑。夫大将在外,谗言在内,微过辄记,大功不计,诚为国之所
-
辛弃疾与词史的高峰从靖康之变到辛弃疾登上词坛近40年。在此期间,经过大批南渡词人的创作实践,转变了词的功能与审美视界,促进了南北词风 "> 描写石榴花的诗
赵中丞折枝石榴 元马祖常 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 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榴花 金元格 山茶赤黄桃绛白,戎葵米囊不入格。 庭中忽见安石
-
文艺审美分类创造·交响诗 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匈牙 "> 周邦彦词《兰陵王》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兰陵王① 周邦彦 柳阴直②,烟里丝丝弄碧③。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④。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也是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作为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
-
《清史稿·陶澍传》文言文练习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典】 张继《枫桥夜泊》。 【原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