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02 00:22:52阅读:536

  此词以女子口吻,表现离别相思之情,是一首闺怨词。上片首句,即以重重门关横亘在画面上,它阻断了内外的联系,隔绝了春天,从而表明思妇对红尘的自觉放弃,对所思之人的忠贞挚爱。以下五句,似乎是思妇的内心独白,但更像“画外音”,是对“深闭门”情节的议论。下片正面描写为情感而自我封闭状态中思妇的形象,通过皱眉洒泪、看天看云、行行坐坐几个连续动作,表达其坐卧不安的无边相思。

  “闺怨”之作在历代词人笔下堪称汗牛充栋,愈是习见的题材愈难出新意,从而所贵也尤在能别具心裁。这首《一剪梅》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哦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

  “深闭门”是思妇的特定行为:她藏于深闺,将一切都关在门外,正见其相思凄楚之难堪。这空间的阻隔,既无情地拉开着恋者的距离,而空间的阻隔又必然在一次次“雨打梨花”、春来春去中加重其往昔曾经有过的“赏心乐事”的失落感;至若青春年华也就无可挽回地在花前月下神伤徘徊之间被残酷地空耗去。时间在空间中流逝,空间的凝滞、间距的未能缩却花开花落,人生便在等待中渐渐消逝。活过之物终将凋零,只可在“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中,“愁聚眉峰尽日颦”。上片的“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是无处不令人回思往时的温馨;下片的“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则写尽朝暮之间无时不在翘首企盼所恋者的归来,重续欢情。作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诚无愧其“才子”之誉称。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父龟图,起居郎。初,龟图多内宠,与妻刘氏不睦,并蒙正出之,颇沦踬窘乏。及蒙正登仕,迎二亲,同堂异室,奉养备至。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rd

  • 卢挚《双调·沉醉东风·春情》注释赏析

    残花酿蜂儿蜜脾①,细雨和燕子香泥。白雪柳絮飞②,红雨桃花坠③,杜鹃声里又春归。纵有新诗赠别离,医不可相思病体④。 ①蜜脾:蜜蜂酿蜜的巢房,连成一片,其形如脾,叫做蜜脾。王禹《蜂记》:“

  • “或无功而先举,或有功而后赏”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或无功而先举,或有功而后赏。何以明之?昔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曰:“为之奈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忠信,战陈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一辞

  •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译文]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不学礼,在社会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 [出典]《论语季氏》 注: 1.陈亢问于伯鱼曰:“子

  • 经典英文谚语(cat篇) All cats are grey in the dark

    Carekillacat. 忧虑愁死猫。 Acathasninelives. 猫有九条命;吉人天相。 Catshidetheirclaws. 知人知面不知心。 Whowillbwllthecat? 谁

  • 读词更念滕王阁——读吴潜、辛弃疾词

    读词更念滕王阁——读吴潜、辛弃疾词 南宋后期,出了一位少年俊才,名叫吴潜。二十一岁考中状元,后来官至左丞相,因为与当朝位高权重的 "> 《晚清名臣沈葆桢》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晚清名臣沈葆桢》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晚清名臣沈葆桢  沈葆桢的故居在福州城区宫巷11号。这是一幢建于明天启年间的大宅,面积达1500平方米。当

  • 李白《丁都护歌》描写劳动人民痛苦生活诗

    李白的《丁都护歌》是一首直接描写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诗。诗人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和爱莫能助、无能为力的悲叹。">

  • 你知道冰、镇、钱谁最不怕火吗? 答案:镇

    脑筋急转弯题目:你知道冰、镇、钱谁最不怕火吗? 脑筋急转弯解析:有一句俗语叫作:真金不怕火炼,在这三个字中,只有一个字是“真金”。 脑筋急转弯答案:

  • 桃花潭水汪伦情

    桃花潭水汪伦情 李国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这首《赠汪伦》诗,因为编进了小学语文课本,在中国大地上,几乎无人不知。但是,要问一下,诗中的这位主人公,他的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