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烟雨幂横塘》赏析
这首词化用前人诗意或全用成句,是典型人江西诗派词风。首句“烟雨幂横塘”,句法全袭杜甫的“烟雨封巫峡”(《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三十韵》);三、四两句完全化用杜甫的“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下片首句“隐几岸乌巾”,可以从杜诗中找到痕迹:杜诗《小寒食舟中作》云:“隐几萧条戴鹖冠”。《北邻》诗云:“白帻岸江皋”。《南邻》诗云:“锦里先生乌角巾”。乌巾、白帻,都是头巾,岸,露额也。至于“细葛含风软”,则全用杜诗《端午日赐衣》成句。
下片一、二句,描写的是隐者的服饰和神态。不论是用词,还是意境,都是从杜诗演化来的。下片三、四句,“避俗翁”,指陶渊明,陶为柴桑人,故云。杜甫就明明说过“陶潜避俗翁”(《遣兴五首》其三)。“孤云”,出自陶诗“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咏贫士七首》其一)。杜诗亦云:“百鸟各相命,孤云无自心”(《西阁二首》其一)。杜诗《幽人》又云:“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孤云,隐士之喻也。幽人,亦隐士也。陶诗“孤云”喻贫士,贫士亦隐者也。常建《宿王昌龄隐居》诗说得最清楚:“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心共孤云远”,“共”字好,“远”字用得更好,物我一体,把隐者高洁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此词上片写景,描画出了隐者所处的环境。烟雨空濛,水色天青,横塘潋滟,吴江潺湲,风景如画,使人心静神远,几欲忘却浊世尘寰。下片写人,乌巾葛衣,俨若神仙,心逐孤云,隐自恬淡。山水寄幽情,此之谓真隐士也,境是仙境,人是高士,境界和谐完美,难怪前人评曰,“标致隽永,全无香泽,可称逸调。”(《词统》卷四)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语义说明:形容做事果决,义无反顾。 使用类别:用在「奋力一搏」的表述上。 破釜沉舟造句: 01、事已至此,只有破釜沉舟,作最后一搏。 02、只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没有不能完成的
-
孙光宪《谒金门·留不得》表达什么?《谒金门·留不得》原文及赏析
谒金门 孙光宪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 "> 梦见航行
梦见在暴风雨中扬帆航行,要交好运。
-
贻华亭诸亲友诗序 (明)何良俊 余旅寓留都,故乡诸亲友每有来讯,即讽余南归。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夫轩冕者本荣身之具也,然不免于牵曳,由达情任性者视之,其于桎梏等耳。若吴中士
-
赵襄主学御(驾车)于王于期(即下文的“于期”,是个善于驾车的人),俄而(不久)与于期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你)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
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二年(743),李白待诏翰林,时唐玄宗与杨贵妃于兴庆宫沉香亭前赏牡丹,命李白赋诗咏之,李白援笔而就,立进《清平调》三章。"> “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工诗善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①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工诗善画。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及长,书无所不览。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
-
语义说明:形容人口才极佳,能言善道。 使用类别:用在「善于言谈」的表述上。 三寸不烂之舌造句:01你放心!凭我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说服他来帮忙! 02对方那么难缠,你都能说服,你真具有三寸不烂之舌。 0
-
男人梦见接到电报,能得到意外的钱财。已婚女人梦见收到电报,很快会收到父母赠送的礼物。未婚男女梦见接到电报,不久举行婚礼。犯人梦见收到电报,不久会释放出狱。商人梦见接到电报,生意能获利,生活会幸福。旅游
-
山坡羊·酒友 张可久 刘伶不戒。灵均休怪。 沿村沽酒寻常债。看梅开。过桥来。 青旗正在疏篱外。醉和古人安在哉。 窄。不够酾。哎。我再买。 张可久:128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