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晨起》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30 21:59:53阅读:71

张养浩于至治元年(1321)因冒死上《灯山疏》批评皇帝奢侈而触怒了元英宗,故知机避祸,毅然辞去参议中书省事职务,归隐故乡,在济南历城西北构筑云庄别墅,陶情于幽壑林泉之间,过着宁静恬淡的田园生活,其间朝廷屡次征召他出山做官,他都拒不奉召。这首五律是《晨起三首》之三,就作于家居时期,描写云庄别墅清晨幽雅清新的景致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喜悦之情。“恋枕嫌多梦,开帘曙色迷。”诗人清晨从睡梦中朦胧醒来,不愿贪恋枕席,因为睡得不好,常常做梦。“嫌多梦”,隐约透露出诗人心境并不平静,并未忘情现实,在仕隐行藏之间,内心仍很矛盾,所以才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现在诗人却想抛弃这类纷扰的思绪,以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于是他翻身起床,拉开窗帘,那东方天边曙色熹微,朝霞璀璨,村居一片清新秀美的景色,显得那样幽雅和谐,这一切,顿时涤荡了诗人心胸的梦影,使他心旷神迷了。“迷”字生动传神,且承上启下:既使“多梦”的纷扰一扫而光,又领起下面两联具体的景物描绘。

“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此时也许是冬季(该诗其一有“夜永起常早”亦可证),所以仙鹤怕冷而倚靠门窗避风站立,而不像春夏那样活泼多姿。诗人在《云庄记》中记叙:“尝得鹤二,豢之既久,习人不慑,往来饮啄,或翔,或眠,或立,或曲颈理羽,与林泉花石相映,巧史有不能绘。当其戛然而鸣,声动寥廓,牛童辈拟而和之,若相应答,闻之令人神形飘洒,不待目昆邱踵蓬莱,已仿佛其羽化矣。”不过现在它依户临风而立,也别有一种亭亭傲岸仙姿。云庄依山傍水,山中常有猿鹿之类。诗人曾在散曲《雁儿落兼得胜令》中描写其与猿鹿为伴的乐趣:“倚杖立云沙,回首望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但而今已是冬天,野猿不易寻食,饥肠辘辘,所以一清早就靠近厨房外面啼叫,似乎在向村居主人乞食。上句写所见,下句写所闻,动静交错,有色有声。鹤立猿啼,更加烘托出远离红尘喧嚣的山居隐者那种清新幽静而又充满了大自然生机的真趣。

“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蹴”,践踏,这里形容山泉冲刷着山石。那淙淙清脆的泉水声,在室内都清晰可辨,给人以活力充盈之感;那吞烟吐雾的树丛遮隐着远处的水岸长堤,呈现出富有景深层次的朦胧意态。上句写听觉,由远而近,鸣声悦耳,令人神清气爽;下句写视觉,由近而远,凄迷朦胧,使人心醉神迷。而石泉烟树的林下风韵,幽人雅趣,亦与那污浊喧嚣、钩心斗角的官场,暗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不少遐想和启示。以上两联各用了四个动词,都很精审警策;但上联句中诗眼在第五字“立”和“啼”,本联却在第四字“鸣”和“隐”,其余两个动词“蹴”和“吞”也与上联“寒”和“馁”位置发生了变化,足见句法的错综多变和锤炼功夫。

面对如此宁静清幽而又充满鲜活生机的山村美景,诗人当然要情不自禁地赞美自己村居的宜人可喜了,因为所见所闻所感,无不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无一不是触发诗兴灵感的好题材!尾联总上挽合,笔力雄健而又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势。

这首诗只写了晨起开帘后瞬间的见闻感受,时空都很集中,选材颇富于包孕性的片刻,通过这一片刻,可以对诗人隐居生活窥一斑而见全豹。中间两联对仗工稳、炼字精当,写景体物入微,远近静动、声光色态,错综其间,无不栩栩如生,可谓诗中有画,首尾“迷”“喜”二字,遥相呼应,情景相生。不愧为其写景诗中佳作。吴师道评其诗:“和平冲淡之中,错以奇崛藻丽。”(《归田类稿序》)殆指此类。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梦见杀人被抓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做过梦。梦境并非是自身本能选择,你有揣摩过自己的梦境吗?不同的梦境有不同的含义。现在让我们来解析下有关于梦见杀人被抓的含义吧!梦见杀人被抓,这表明近期你的压力太大了,可能是发生在工作

  • 苏轼《答李端叔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答李端叔书 (宋)苏轼 轼顿首再拜。闻足下名久矣,又于相识处,往往见所作诗文,虽不多,亦足以仿佛其为人矣。寻常不通书问,怠慢之罪,犹可阔略,及足下斩然在疚①,亦不能以一字奉慰,舍弟子

  • 卢挚《蝶恋花 鄱江舟夜,有怀余千诸士,兼寄熊东》全诗赏析

    越水含秋光似镜。泛我扁舟,照我纶巾影。野鹤闲云知此兴。无人说与沙鸥剩回首天涯江路永。远树孤村,数点青山暝。梦过煮茶岩下听。

  • 伯牙绝弦文言文的译文

    伯牙绝弦文言文的译文   导语:古时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

  • 《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名句鉴赏

    “梨园”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而其实,“梨园”最早是唐玄宗训练培养乐工的地方,而后慢慢演变成为“戏班”的统称,并且沿用至今。《新唐书·王维传》中便曾提及:“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清洪升《长

  • 《百家姓毋》的文言文

    《百家姓毋》的文言文   历史来源  1、出自上古,尧帝臣子毋句之后,以祖名为氏。尧为部落首领时,他的属下当中一个臣子名叫毋句的人,此人制造出乐器罄,是用骨块做成的悬挂乐器

  • 《鱼与熊掌》文言文阅读题

    《鱼与熊掌》文言文阅读题   古文阅读(17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

  • 丁冬《德天大瀑布》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德天大瀑布 银河堤缺是何年,星坠深潭溅九天。 奔马脱缰敲地鼓,吼龙卷尾撼山鞭。 青纱若柬纸生玉,白练如书字吐烟。 "> 纳兰《菩萨蛮·梦回酒醒三通鼓》诗词赏析

    纳兰词·菩萨蛮 梦回酒醒三通鼓,断肠啼花飞处。新恨隔红窗,罗衫泪几行。 相思何处说,空有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团照鬓丝。 "> 《管子·法法》“贞观七年,太宗谓侍臣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贞观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天下愚人者多,智人者少,智者不肯为恶,愚人好犯宪章。凡赦宥之恩,惟及不轨之辈。古语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