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国维《八月十五夜月》因时局内心愤懑诗作
八月十五夜月·王国维
一点灵药便长生,眼见山河几变更。
留得当年好颜色,嫦娥底事太无情?
本诗作于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中秋,这一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挟带光绪皇帝仓皇西狩,避匿西安,此际正派人与联军议和。因战乱的影响,东文学社停办,诗人由上海还海宁暂居,内心烦乱愤懑,故有此作。
常言道“月到中秋分外明”,而明月是嫦娥仙子的居所,故吟咏中秋夜月的诗,往往从嫦娥下笔。但本诗虽也由嫦娥下笔,却并未把嫦娥奔月当作逸事咏诵,也未写她离群索居的寂寥,而脱出俗套,别开生面,责备她只顾个人长生不老,不管人世变化,未免对祖邦过于无情。前二句叙写事实,写嫦娥离开世间后,人世间纷纷扰扰,发生无数变故。“一点灵药便长生”,括写神话传说。嫦娥,又名姮娥,传为射日英雄后羿之妻。《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为自己长生,竟能舍弃夫君,自是忍情之辈,对于他人当然更不会关心。“眼见山河几变更”,便是对嫦娥奔月之后千年生涯的写照。“山河几变更”,即历史发生多次大变动,自然是多年的经历;“眼见”既写出嫦娥超过凡人的长寿,也暗含她对这一切无所萦心,对她的冷漠有所揭示,为后面发抒感慨奠定了基础。后二句是对嫦娥只顾自己、不顾苍生的冷漠态度的批判。“留得当年好颜色,嫦娥底事太无情?”意谓嫦娥虽求得长生,但只对个人有益,于人世无补,实在是太缺乏情意了。“底事”,何事。“底事太无情”,因为什么事对人间那样绝情呢?其主旨是说,如果祖邦沦陷、人民遭难的话,即或个人容色常青,又有什么意义?
诗作从字面看是对嫦娥的批评,实际是对个人心迹的剖白。责怪嫦娥自私,犹表白自己不愿独善其身;责怪嫦娥无情,犹披露自己对国计民生的关切。从本质上说,王国维并不是功利感极强的政治性人物,只是个敏感而多情的学者,但富有社会责任心,怀有人人幸福的“生生主义”社会理想,对于国势的衰颓,人民的疾苦,自觉有解救的任务,不该只图自利。他写此诗时,虽人生观尚未定型,但已有荷负人生一切痛苦的趋向,正因如此,本诗便会因时局动乱,对独求一己长生的嫦娥有所不满。责备嫦娥,实是无理之笔,但正因其表面上的无理,诗人内心的烦乱和他的社会观才能体现。因此,本诗可称是“无理而奇”的佳作。
-
狼文言文习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
-
海燕双来归画栋。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半醉腾腾春睡重。绿鬟堆枕香云拥。翠被双盘金缕凤。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花里黄莺时一弄。日斜惊起相思梦。
-
散文的结构形式之一,也可称为纵式结构。指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即以所谓顺叙或平 "> 惜书者言-文言文
惜书者言-文言文 余喜迁新居,特制一大书柜,藏书九百。每每拂尘拭灰,视如珍宝。闲来慢读细品,其乐无穷也。 一日,忽见书参差不全,大惊。问夫,夫则曰:“有密友来访,借之,妻莫怪也
-
三峡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三峡》节选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官员,文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是山水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三峡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
未央风王建 五更先起玉阶东,渐入千门万户中。 总向高楼吹舞曲,秋风还不及春风。 注释 未央:无边无际。《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
-
初中文言文阅读课后巩固 楚人隐形 楚人居贫,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①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
-
这首诗,与《看山》、《莫干山》写于同一时期,构成了毛泽东的“杭州山色”系列。"> 牧童逮狼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牧童逮狼 原文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
-
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①得东风势便狂。解②把飞花③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注释】①倚:仗恃,依靠。②解:解得,懂得。③飞花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