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孙 觌《吴门道中二首》古诗鉴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0 22:32:24阅读:146

其一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簑烟雨湿黄昏。
其二
一点炊烟竹里村,人家深闭雨中门。
数声好鸟不知处,千丈藤萝古木昏。
---孙 觌

孙觌高宗朝仕至户部尚书,晚年“归隐太湖二十余年”(吴之振《孙觌鸿庆集钞序》)。这两首诗应作于此期间。

吴门(今江苏吴县)素称江南富庶之区,风光也很美。孙觌早年谄附权奸,“当时已人人鄙之”(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晚岁被罢斥,退居乡间。很可能是他感到自己飞黄腾达已经无望,便索性徜徉林下,到处寻幽揽胜,悠游度日,注目于水边茅屋和渡口烟雨,怡情于炊烟、人家、鸟声、藤萝等幽静景观。

第一首着力描写乡里生活的萧散自得。几间茅屋的水边小村,杨柳扶疏,门窗尽绿。渡口有人在唤渡。虽然时值黄昏,唤渡人却仍不慌不忙,披簑戴笠站在烟雨之中,不顾浑身湿透。景物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前两句,纯用静物写生手法;后两句,才点出了人物,传出了声音,但画面却显得更为安谧。哪怕是连连传来的唤渡声,也只不过像是扔到浩渺湖水里的小石子,只能在湖面上掀起几小圈涟漪,并没有打破静谧。

第二首着力渲染山林风光的天然幽趣。一缕炊烟,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发现了掩映在竹林深处的村庄。村子里的人家,在潇潇细雨中深闭着门户,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几声悦耳的鸟鸣;在高高的老树林里,藤缠萝(茑萝)绕,一片昏暗。这一句乃化用杜甫《白帝》“古木苍藤日月昏”句。第一首中还写到人声,第二首则只有鸟语;第一首还只是向往一种静谧的乡居生活,第二首则更进一步追求一个桃花源式的世界。虽然两首诗写的都是黄昏烟雨,但后一首显得更为幽寂,更为窈蔼迷蒙。

孙觌的为人,实在是至不足道。纪昀说:“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这两首诗来说,写得萧散疏朗,富有情趣,颇类荆公晚年绝句,不应以人废言。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刘禹锡《赏牡丹》鉴赏: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注释: 妖:艳丽、妩媚。 格:骨格。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

  • 初中经典文言文考点梳理

    初中经典文言文考点梳理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

  • “孙永,字曼叔,世为赵人,徙长社”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孙永,字曼叔,世为赵人,徙长社。年十岁而孤,祖给事中冲,列为子行,荫将作监主簿,肄业西学,群试常第一。冲戒之曰:“洛阳英隽所萃,汝年少,不宜多上人。”自是不复试。冲卒,丧除,复

  •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杜牧《送国棋王逢》赏析

    送国棋王逢 杜牧 玉子纹楸一路饶, 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 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优柱, 鏖兵不羡霍嫖姚。 得年七十更万日,

  • 钱泳《赈灾》“嘉庆十有九年”阅读答案及翻译

    赈灾(节选) 钱泳   (清)嘉庆十有九年,江南大旱,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窃见赤地数千里,民间无米炊,爨(cuān)无薪,汲无水,恻然忧之。夫官发常平仓谷。平粜(ti&

  • 文言文文章学而篇

    文言文文章学而篇   学而篇  作者:佚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

  • 梦见大门

    梦见大门是什么意思梦见从敞开的大门进来,能控制商业市场。梦见铁大门,为了生存会拼搏不息。www.zgjm.net梦见全副武装的士兵守卫大门,会在军事部门谋职。梦见关着的大门,预示你难以克服目前的困难。

  •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1   (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

  • 《百家姓.农》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农》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农》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神农氏,是炎帝的后裔,以王父字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神农氏后人入朝为农正官,职掌农业

  • 文言文温彦博幼聪悟原文及习题

    文言文温彦博幼聪悟原文及习题   文言文阅读(19分)  温彦博幼聪悟,有口辩,涉猎书记。初,其父友薛道衡、李纲常见彦博兄弟三人,咸叹异曰:“皆卿相才也。”时高丽遣使贡方物,高祖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