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钟鼓寒,楼阁暝,月照古桐金井。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烟柳重,春雾薄,灯背水窗高阁。闲倚户,暗沾衣,待郎郎不归。
形式: 词 词牌: 更漏子翻译
钟鼓寒重,楼阁晦暗,月光照着金井边的古桐。深深的院落紧闭,小小的庭院空寂,落花沾着香露铺满了一地残红。烟柳重重,春雾淡薄,在高阁临水的窗前,灯光就要渐渐熄灭,眼见天色就要亮了。她百无聊赖地倚靠着门户,眼泪暗暗地落下来沾湿了衣裳,她苦苦等待情郎归来,他却迟迟不归。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六句,两仄韵、两平韵。钟鼓寒:传来的钟鼓声似乎带着寒气。
暝:昏暗。
古桐:老桐。
金井:以铜为栏的井。
灯背:意思是掩灯。
水窗:临水之窗。
一作“小窗”。
暗沾衣:即暗中流泪沾湿衣服。
郎不归:一作“归未归”。
-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风雨像生货郎旦》 第一折(外旦扮张玉娥上,云)妾身长安京兆府人氏,唤做张玉娥,是个上厅行首。如今我这在城有个员外李彦和,与我作伴,他要娶我。怎奈我身边又有一个魏邦彦,我要嫁他。听
-
出自唐代廖凝的《闻蝉》 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日斜金谷静,雨过石城空。此处不堪听,萧条千古同。
-
不相为谋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不相为谋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不相为谋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入直天上,尚记青藜;趣起山中,便持紫橐 出自宋代王义山的《乐语》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颂声交作,协气横流。与天同心,为民立命。以圣子承承继继,九
-
出自唐代罗邺的《为人感赠》 歌舞从来最得名,如今老寄洛阳城。当时醉送龙骧曲,留与谁家唱月明。
-
原文赏析: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拼音解读:lán gàn fēng lěng xuě màn màn ,chóu chàng wú rén bǎ diào
-
出自唐代黄滔的《壶公山(古老相传古仙姓陈名壶公于此山成道因而名焉)》 八面峰峦秀,孤高可偶然。数人游顶上,沧海见东边。不信无灵洞,相传有古仙。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仿佛尝闻乐,岧峣半插天。山寒彻三伏
-
成语发音: 「miào bú kě y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妙:美妙、巧妙;言:说。美妙得不能用言语表。 成语出处: 晋 郭璞《江赋》:“经纪天地
-
出自唐代牟融的《送罗约》 雨晴江馆柳依依,握手那堪此别离。独鹤孤琴随远旆,红亭绿酒惜分岐。月明野店闻鸡早,花暗关城匹马迟。后夜定知相忆处,东风回首不胜悲。
-
出自两汉王粲的《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 畴。虽信美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