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秋诗
秋兰徒晚绿,流风渐不亲。
飙我垂思幕,惊此梁上尘。
沈阴安可久,丰景将遂沦。
何由忽灵化,暂见别离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出自先秦佚名的《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
论佛骨表 韩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汉时始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
-
成语发音: 「wàn lài wú shē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成语出处: 唐朝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
-
成语发音: 「xià chē yī sh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伊:文言助词;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成语出处:
-
出自唐代李群玉的《山驿梅花》 生在幽崖独无主,溪萝涧鸟为俦侣。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谢深山雨。
-
成语发音: 「èr gǎn z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指人的脾气莽撞、火爆。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五章:“这些各村集中起来的‘二杆子
-
唐-韩氏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形式: 七言绝句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2)首韩氏(唐)成就不详经历不详
-
夫言哀者,或见机杖而泣,或睹舆服而悲,徒以感人亡而物存,痛事显而形潜,其所以会之,皆自有由,不为触地而生哀,当席而泪出也
出自两汉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
-
杨炎正与辛弃疾结为文字交,尝有唱和。这首《水调歌头·寒眼乱空阔》便是淳熙五年与辛弃疾同舟路经扬州时,登镇江北固山甘露寺中的多景楼所作。与此同时辛弃疾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扬济翁、周显先韵》
-
出自元代高文秀的《杂剧·须贾大夫谇范叔》 楔子(净扮魏齐领卒子上,诗云)自从分晋列为侯,天下雄兵数汴州。谁想马陵遭败后,至今说着也还羞。某乃魏齐是也,佐于魏国,为丞相之职。想俺先祖魏斯,与那赵籍、韩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