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形式: 四言诗翻译
旄丘上的葛藤啊,为何蔓延那么长!卫国诸臣叔伯啊,为何许久不相帮?为何安处在家中?必定等人一起行。为何等待这么久?其中必定又原因。
身穿狐裘毛茸茸,乘车出行不向东。卫国诸臣叔伯啊,你们不与我心同。
我们卑微又渺小,流离失所无依靠。卫国诸臣叔伯啊,充耳装作不知道。
注释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旄丘:卫国地名,在澶州临河东(今河南濮阳西南)。
一说指前高后低的土山。
诞:通“延”,延长。
节:指葛藤的枝节。
叔伯:本为兄弟间的排行。
此处称高层统治者君臣。
多日:指拖延时日。
何其:为什么那样。
处:安居,留居,指安居不动。
与:盟国;一说同“以”,原因。
以:同“与”。
一说作“原因”“缘故”解。
蒙戎:毛篷松貌。
此处点出季节,已到冬季。
匪:非。
东:此处作动词,指向东。
靡:没有。
所与:与自己在一起同处的人。
同:同心。
琐:细小。
尾:通“微”,低微,卑下。
流离:转徙离散,飘散流亡。
一说鸟名,即枭或黄鹂。
褎:聋;一说多笑貌。
充耳:塞耳。
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玉饰,用丝带下垂到耳门旁。
-
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出自北宋词人晏几道作品《六幺令·绿阴春尽》。这是一首写香闺恋情的词。上阕写晚春时节,香闺人认真梳妆,巧学“远山眉”模样,内心狂喜,嘴没说,已能从她流盼的眼波看出内心兴奋的激情
-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李白 hàn lín dú shū yán huái chéng jí xián zhū xué shì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chén
-
【作品简介】《送别》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无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开头两
-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出自唐代诗人韩愈作品《山石》。诗题为“山石”,但并非咏山石,而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此诗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游览惠林寺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从黄昏至入夜再到黎明的清幽景色,抒发
-
俄罗斯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者之一——别雷安德烈·别雷是俄罗斯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者之一。和当时许多同时代的人,和其前后的许多俄国思想家一样,别雷也对“俄国究竟是东方还是西方,俄国究竟该往何方行”这一问题进
-
成语发音: 「hé qì zhì xiáng ,guāi qì zhì y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异:灾异。和睦招致吉祥,不
-
一匡天下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一匡天下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一匡天下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出自唐代岑参的《山房春事二首》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梁园日暮乱飞鸦,极
-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龙旗飘飘仪仗队走走停停,西出都门才走了百余里路程, 上一篇“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下
-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都孔目风雨还牢末》 楔子(冲末扮宋江领卒子上)(诗云)自幼郓城为小吏,因杀娼人遭迭配。宋江表字本公明,绰号顺天呼保义。我乃宋江是也,山东郓城县人。幼年为把笔司吏,因带酒杀了娼妓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