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池上芙蓉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翻译
九月时,江南的花都开结束了但这个芙蓉还在河中开着。就像美人隔着水笑盈盈的太阳落山时,有了一种愁绪下了露水。
月亮中有很冷的感觉起了风,衣带飘飘,是秋天的味道了。
看着它也不用忧伤老大不小了另有池塘中一种幽雅的情怀。
注释
芙蓉:此处为水芙蓉,即莲花。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miǎo)渺愁。
玉盘:指荷叶。
-
这是一首伤春词、春恨词。词人赋恨在者所在多有,然惯用暗笔,像这首在词中点明“春恨”还是罕见的。词的上片从落花无主着笔,写春恨所以产生的触媒;下片从思念难解立意,将春恨产生的根源揭示得含蓄而又深沉。
-
明-边贡知君元在识君先,水国相逢亦偶然。何日一尊还远别,暮云春树暗江天。形式: 七言绝句押[先]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1453)首边贡(明)成就不详经历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
-
象征派诗歌的表现方法。既不按事理,也不按感情,而是用一个形象唤起或暗示另一个形象的方法,铺展诗意,使诗的形象间距拉开,作大幅度跳跃。马拉梅*的《埃洛狄亚德》就是用“类推法”写作的典型例子。“肉体是悲惨
-
寓言其一全文:周公负斧扆,成王何夔夔。武王昔不豫,剪爪投河湄。贤圣遇谗慝,不免人君疑。天风拔大木,禾黍咸伤萎。管蔡扇苍蝇,公赋鸱鸮诗。金縢若不启,忠信谁明之。寓言其一字词句解释:《逸周书》:成王嗣,幼
-
清-乔远炳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形式: 七言律诗押[阳]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
-
出自唐代徐坚的《送考功武员外学士使嵩山置舍利塔歌》 伊川别骑,灞岸分筵。对三春之花月,览千里之风烟。望青山兮分地,见白云兮在天。寄愁心于樽酒,怆离绪于清弦。共握手而相顾,各衔凄而黯然。
-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作品《哀王孙》。此诗作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犯长安后几个月。此诗先写安史之乱起,唐玄宗仓猝逃往成都的情景,再记叙王孙亲贵避乱匿身,后写国家乱极
-
成语发音: 「qū zhǐ yī suà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匆匆过了中秋,雯青屈指一
-
成语发音: 「wén zōng xué f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成语出处: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
-
出自元代刘因的《秋莲》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