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引(其二)
上国。去客。停飞盖、促离筵。长安古道绵绵。见岸花啼露,对堤柳愁烟。物情人意,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
醉拥征骖犹伫立,盈盈泪眼相看。况绣帏人静,更山馆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引翻译
我在华州,但现在要离开了。停下车驾,匆促地参加送别的筵席。只见河岸边带露珠的花朵似乎正在悲哀的哭泣,对面长堤上茂密的柳林也仿佛被忧愁笼罩。面对此景,触目伤怀,那物的情状、人的情绪无处不凄凉悲伤。醉意蒙蒙中仍持握缰绳骑马伫立,饱含离情眼泪的双眼,彼此相看,不忍离去。更何况这一离别,将是彩绣帏帐中人孤寂,山中馆驿春夜寒。今宵将怎样面对这漫漫长夜,一下子分居两处,独自而眠。
注释
上国:泛指京都以西地区,此处指华州。去客:指离开陕西的人。
飞盖:车盖。
车行时盖衣因风而飞动,故称。
此处代指车驾。
促离筵:匆促的离别筵席。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岸花啼露:岸边的花上还带着朝露。
啼:啼哭。
烟:薄薄的雾气。
触目:目光所及。
征骖:驾车远行的马。
绣帏:指闺阁。
山馆:山野驿馆。
怎:怎奈。
向:语助词。
漏永:指夜长。
漏,滴漏,是古代的计时器。
-
闻宠若惊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闻宠若惊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闻宠若惊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宋-苏过三年避地少经过,十日论诗喜琢磨。自欲灰心老南岳,犹能茧足慰东坡。来时野寺无鱼鼓,去后闲门有雀罗。从此期师真似月,断云时复挂星河。形式: 七言律诗押[歌]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
-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出自宋代周邦彦的《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时阴
-
成语发音: 「hòu dé zǎi w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成语出处: 《周易 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
清末近现代初-金武祥湖海豪情,元龙高卧;神仙遐想,黄鹤来游。形式: 对联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286)首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成就不详经历不详
-
成语发音: 「fèn wén bú q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懒龙分文
-
千里长江旦暮潮,吴都风俗尚纤腰 出自唐代罗虬的《比红儿诗》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马嵬好笑当时事,虚赚明皇幸蜀川。金谷园中花正繁,坠楼从道感深恩。齐奴却是来东市,不为红儿死更冤。陷却平
-
出自先秦佚名的《有瞽》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应田县鼓,鞉磬柷圉。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喤々厥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望江南·多少恨五代十国 李煜
-
成语发音: 「hú yán luàn y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成语出处: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