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答题技巧
文言文的答题技巧
一、文言字词的复习。
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
(一)文言实词的理解。
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
1、一词多义。
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而展开的引申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
如:间
(1)中间。《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参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隔开,隔绝。《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当然,会有些和基本义项相去甚远的意思,这些特殊的义项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它作为重点并牢牢地记住。
2、古今词义。
从古至今,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成为河流的统称。
(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妻子”。
(3)词义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天转移为“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这类词应将古今词意结合起来记忆,在考试时才能准确辨别。
3、通假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两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通假字的复习没有捷径可走,主要靠平时的.积累。
4、词类活用。
古汉语中,某些实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词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名词作动词;
(2)名词作壮语;
(3)动词作名词;
(4)使动用法;
(5)意动用法;
(6)形容词作名词;
(7) 形容词作动词。
活用类的词本身意思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要判断在句中是什么词性。因此,要了解常用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连词等。
(二)文言虚词的作用。
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以下几个虚词“之、其、而、以、为、于、乎、焉 ”等。常见意义及作用见下:
(1)以 :可译为“凭借、因为、用来、来、用、把、以致、相当于‘而’、认为、如”。
(2)之:主要作用是助词、代词、介词。
(3)其:主要作用是代词,指代的内容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4)而:主要作用是表示顺承、并列、转折、修饰。
(5)为:用作动词的基本词意是“做”,其它意思视具体语境改变;用作介词时译为“为了”。
(6)于:可译为“对、对于、从、在、到、向、比、给”。
(7)乎:可译为“呼、吗、于、对” 。
(8)焉:主要作用有语气词,代词、兼词。
(三)答题方法及注意点。
1、课内字词的解释,注意别写错别字。
2、归纳记忆。
文言文字词的复习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要结合语境理解词义,通过比较归纳,找出记忆的相关规律。课内的字词意思掌握是为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作最基本的准备。
二、文言文断句的复习。
在了解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言文的阅读。反过来,读得是否通顺,有没有读破句也是检查学生是否读懂文章的手段。文言文断句作为一种考查的形式,就是在这样的目的下体现了这种试题的必要性。解答文言文断句,理解文意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可遵循以下的规律来答题。
答题方法(断句的规律):
文言文的朗诵节奏一般按意义划分,以不破句为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按词语断。 例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2、主谓之间断句。 例:潭中鱼/可百许头。
3、发语词后停顿。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4、句首表连接的词后停顿。 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5、介词前停顿。 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文言文翻译的复习。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检测考生是否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它虽然侧重于古汉语语言形式的考查,但由于同时也涉及内容,因而是中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手段。文言文的翻译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准确无误,忠实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增减内容。所谓达,指的是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
所谓雅,是指能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高要求。从考查的特点和目的出发,中考中的文言文翻译总是以直译为主,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方式。这里说的直译,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包括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课内的文言文翻译以理解记忆为主,课外文言文翻译在原有积累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掌握以下具体方法。
答题方法:
1、留。
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古代国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政区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专名之称。这些词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的“南阳”和“西蜀”作为地名不用译出。
2、补。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文言文中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中已变成复音的要补成复音词。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要翻译成“妻子儿女”。
(2)遇到文言文中的省略之处,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省略的内容。例:“战则请从”译成“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起去”。
3、换。
文言文中有不少词语,现代虽然还用,但不是古代的意思,翻译时都应古代意思。例:先帝不以臣卑鄙(译为身份低微,见识地下),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删。
文言中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和它相当的词,或者没有必要翻译出来,翻译后反而会造成语句补顺,对这样的虚词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句首的发语词、句中的语助词、在句中表示顺承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的助词等虚词,均可略去不译。
5、顺。
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翻译时要灵活处理,以使译文明白通顺。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庙堂”指代朝廷,所以应译成“在朝廷做官就为老百姓担忧”。
四、文言文阅读的复习。
(一)复习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诵读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必背古文16篇)。并能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地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字、词、句的复习都是为了能够灵活迁移,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语段的内容,并进行答题。对文言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一般表现为:对文中重要的句子特别是主旨句、警句、名句的理解,对文言文段落的理解,对作者写作思想倾向的评价等。
(二)答题方法。
1、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来自平时的复习和积累。
2、所选课外文言文语段的内容大多涉及以下几方面:
(1)官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执法如山、志廉行端的品行方面的事迹。
(2)古人相夫教子、爱国效忠、扶危济贫方面的事例。
3、大多选段为记叙类作品,涉及到观点看法的,应和课内语段的观点相近或相反。答题时要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的含义及作者和时代的背景来理解文章。
-
财神是很多人心中都非常尊敬的,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希望财神能够给自己带来好运。那么如果一个人的梦中梦见财神究竟好不好呢?其实这还是需要根据你所梦见的财神的具体的场景来决定。
-
《周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
-
《宋史、张克戬》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
-
文言文中常用的几种习惯句式 第一种:如何、奈何、若何 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把)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如太行、王屋
-
梦见船翻了人很好,代表自己精心经营的一些事情会在一次失误中全部作废,一切全部都归零,一切都得重新开始,好在这次失败是只损财力不伤人。船在梦境中通常代表的都是一个人的事业,工作,运气,因此翻船是一个不太
-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盎曰:"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
-
回风度雨渭城西,细草新花踏作泥。秦女峰头雪未尽,胡公陂上日初低。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旧谿。闻道辋川多胜事,玉壶春酒正堪携。
-
《思旧赋并序》向秀 余与嵇康、吕安居至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
-
《张溥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张溥,字天如,太呛人。伯父辅之,南京工部尚书。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己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
-
【叫花子睡凉亭】——穷风流 【三伏天喝凉茶】——正是时候 【三九天喝凉水】——从里凉到外 【五月天喝凉茶】——美透了 【玉米棵上戴凉帽】——凑人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