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奠子.离南阳后作
怅韶华流转,无计留连。行乐地,一凄然。
笙歌寒食后,桃李恶风前。连环玉,回文锦,两缠绵。
芳尘未远,幽意谁传。千古恨,再生缘。
闲衾香易冷,孤枕梦难圆。西窗雨,南楼月,夜如年。
形式: 词 词牌: 三奠子-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七》文言文 初九日 写十二诗付崑即昆石上人,已上午矣。即从草塘左循崖南下,路甚微削,伏深草中,或隐或现。直下三里,则溪自箫曲之后直从东南,与外层巨山
-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孟德耀举案齐眉》 第一折(外扮孟府尹同老旦王夫人领家僮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请皇家俸,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嫡亲的三口
-
出自唐代唐扶的《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 幽抱应无语,贞松遂自栽。寄怀丞相业,因擢大夫材。日射苍鳞动,尘迎翠帚回。嫩茸含细粉,初叶泛新杯。偶圣为舟去,逢时与鹤来。寒声连晓竹,静气结阴苔。赫奕鸣驺至,荧
-
《甲与乙相善》文言文译文 甲与乙相善 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及官抚军①,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从,久而赀财皆为所干没②,始悟其奸,稍稍谯③责之。乙挟甲阴事,遽反噬④。
-
成语发音: 「gàn qīng dǐ sh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干:关涉。管你什么事?常用于讥笑人爱管闲事。 成语出处: 《南唐书·冯延巳》:“延巳
-
出自唐代李旦的《石淙(相王时作)》 奇峰嶾嶙箕山北,秀崿岧峣嵩镇南。地首地肺何曾拟,天目天台倍觉惭。树影蒙茏鄣叠岫,波深汹涌落悬潭。□愿紫宸居得一,永欣丹扆御通三。
-
昭君怨 【宋】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 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 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 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 水东流。
-
出自唐代李延陵的《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 石林媚烟景,句曲盘江甸。南向佳气浓,峰峰遥隐见。渐临华阳口,微路入葱蒨.七曜悬洞宫,五云抱山殿。银函意谁发,金液徒堪荐。千载桃花春,秦人深不见
-
以杜解杜 “意逆”一章曾提到由于诗的多义现象的存在使得赏析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即读 "> 咏甘蔗原文、翻译及赏析_古诗词
绿阵连烟垠,风雨化精节。玉露含青紫,沁彻哲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