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其二)端午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样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翻译
深深的庭院中石榴花刚刚吐艳,我撩起画帘,穿着葛衣摇着绢扇,让风儿把暑气驱除。少男少女各自夸耀着自己的新装,头上插戴着式样新颖的钗符和艾虎。早已有人在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我年纪老大,懒于前去凑趣,任凭裹着头巾的儿郎摇旗击鼓。船桨打起水珠如急雨迸溅,江面上一片浪花飞舞。屈原的形象是如此高大,暗想他平生佩带兰草以示芳洁,又怀揣香酒礼神肃穆。谁相信千载之后,他会在波涛之下垂涎角黍?又说什么怕蛟龙嘴馋发怒。倘若他清醒地活到今天,还不如当年醉死,免受这般痛苦。姑且以此作为笑谈,来凭吊他英灵千古。
注释
束衣:葛布衣,指平民衣着。结束:妆束、打扮。
钗符艾虎:钗符:又称钗头符,端午节时的一种头饰。
艾虎:旧俗端午节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辟邪。
逢场作戏:原指艺人遇到合适的地方就表演,后指嬉游的活动。
慵:懒得,表明“我”不想参加。
陌头:裹着头巾。
陌:头巾。
样旗鼓:摇旗击鼓,为龙舟助威。
灵均标致:屈原风度。
屈原字灵均。
纫兰佩:联缀秋兰而佩于身,意谓品德高雅。
椒:香物,用以降神;醑:美酒,用以祭神。
角黍:粽子。
把似:假如。
差无苦:几乎没有什么痛苦。
差,差不多。
-
成语发音: 「chī yī qiàn ,zhǎng yī zh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诗词迷网成语
-
明-孙蕡银壶绿酒沾春宴,环佩朝回奉天殿。平生不作儿女悲,独向高彬泪如霰。高彬昔年桑梓雄,好贤乃有古人风。东林诗社静来结,北海酒樽长不空。朅来弓剑已萧索,短发如丝犹好客。塞上葡萄火齐红,宣州梨子鹅儿白。
-
出自唐代于濆的《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入室少情意,出门多路岐。黄鹤有归日,荡子无还时。人谁无分命,妾身何太奇。君为东南风,妾作西北枝。青楼邻里妇,终年画长眉。自倚对良匹,笑妾空罗帏。郎本东家儿,妾本
-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出自宋代杨冠卿的《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苍生喘未苏,买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参考赏析鉴赏集句,谓集古人之
-
蜀僧明操思归书龙丘子壁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苏轼 shǔ sēng míng cāo sī guī shū lóng qiū zi bì 蜀僧明操思归书龙丘子壁jiǔ yàn láo s
-
忆屈原文言文 呜呼!西戎灭六国,楚最不幸,但得存三户,安能亡秦? 秦者,虎狼之残也。屠赵百万于长平;灭魏千里于黄水,掠燕万鼎于北海;平齐之岱宗,毁韩之宗庙,然后霸楚半壁,怀王囚縻
-
【千真万确解释】形容非常确实,绝对可靠。 【千真万确造句】 ①事情是千真万确的,她不回家过年了。 ②牧场走失三只羊的情况千真万确,我刚去过牧场了解了原因。 ③由此启发,仔细一想,他
-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出自唐代李白的《短歌行》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
-
此首咏萤名作,以其赋物工致妥帖且深寄亡国之恨,颇为诸家笺评者称美。词的上片,以“萤”起笔,写萤的初生情境与情状,暗蕴词人对身世的慨叹。古入以为萤为腐草所化,“初化池塘草”,既据此说,又不拘泥于旧意
-
出自唐代刘得仁的《省试日上崔侍郎四首》 衣上年年泪血痕,只将怀抱诉乾坤。如今主圣臣贤日,岂致人间一物冤。如病如痴二十秋,求名难得又难休。回看骨肉须堪耻,一著麻衣便白头。戚里称儒愧小才,礼闱公道此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