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高阳池送朱二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发表于:2023-06-18 14:33:42阅读:689
唐-孟浩然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形式: 古风

翻译

当年襄阳雄盛时期,镇守襄阳的山间经常在习家池醉饮。
相随而来的钓女,来到池边,竞相窥视她们自己妆扮过的映在池中的倩影。
清波荡漾荷花盛开,依依垂柳映绿了水岸。
往日的繁华已经消逝,人物也不似当年,四望习池已变得一派荒凉,人迹稀少。
往日意气风发豪华风流的一代人物都不见了,只有荒草露水沾湿着游人的衣服。
此处虽然萧条了,但是一大早就来此为送别饯行的,并在这里放牧将要远行的马匹。
一直到红日渐斜,远行人才上马而去,此情此景见之无不令人感叹此地的荒凉。
诚恳而来是为寻找通向世外桃源之路,既然如此,只好归去,做一个赤松仙子隐逸罢了。

注释

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
参参:草木茂盛;细长的样子。
松子:赤松子。
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神农时为一说为帝喾之师,后为道教所信奉。
《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松子家”,指学仙求道雨师。
的隐逸者之家,即孟浩然的隐居处。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全诗赏析

    原文赏析: 春眠不觉晓,[1] 处处闻啼鸟。[2][3]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拼音解读:chūn mián bú jiào xiǎo ,[1] chù chù wén tí niǎo 。[2]

  • “许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许景衡传 许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人。登元祐九年进士第。宣和六年,迁殿中侍御史。朝廷用童贯为河东、北宣抚使,将北伐,景衡论其贪缪不可用者数十事,不报。 睦寇平江浙郡县残燬

  • 边国恩 朱红素《不死鸟》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边国恩朱红素 【作家简介】朴、世永(1902— ),朝鲜当代著名诗人,1902年出生于京畿道高阳郡的一个贫苦人家

  • 鸡争鹅斗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jī zhēng é dò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从今咱们两个丢开

  • 射雁旋充饥,斧冰还止渴。

    出自唐代长孙佐辅的《陇西行》 阴云凝朔气,陇上正飞雪。四月草不生,北风劲如切。朝来羽书急,夜救长城窟。道隘行不前,相呼抱鞍歇。人寒指欲堕,马冻蹄亦裂。射雁旋充饥,斧冰还止渴。宁辞解围斗,但恐乘疲没。早

  • 《指南录后序》的文言文阅读习题和答案

    《指南录后序》的文言文阅读习题和答案   一、《指南录后序》习题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

  • 朱桓传语文文言文阅读

    朱桓传语文文言文阅读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孙权为将军,桓给事幕府,除余姚长。往遇疫疠,谷食荒贵,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飱粥相继,士民感戴之。迁荡寇校尉,授兵二千人,使部伍吴

  • “赵善俊,字俊臣”原文及译文解析

    赵善俊字俊臣。太宗七世孙。父不衰,闽路兵马钤辖。善俊初补承节郎。绍兴二十七年登第。换左承务郎,调南城丞,改昭信军,签判奇之,虞允文亦荐其有帅才,除干办诸司审计司。知郴州,数奏称旨,留为太府寺丞。寻摄帅

  • 言合光意

    出自两汉班固的《霍光传(节选)》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

  • 茫无涯际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máng wú yá j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辽阔浩渺而无边际。亦作“茫无边际”。 成语出处: 瞿秋白《〈饿乡纪程〉跋》:“如今幸而见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