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逋诗后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
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
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
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
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
形式: 古风翻译
吴人生长在湖山深曲处,呼吸着湖光饮的是青山翠绿。不用说超然世外的隐士,连奴仆女贩都清如冰玉。
林先生并不是隔绝凡尘的人,天生就神清骨冷资质脱俗。
我不认识林先生却曾经梦见,目光清炯照人犹如明烛。
遗留的诗篇和墨迹处处都有,环绕着西湖总也看不足。
诗歌像孟郊但没有寒苦格调,书法似李建中笔力瘦硬刚拙。
平生高尚的风节无人能继,临终时精微的言语还值得记录。
自己说没有写过封禅书一类的东西,难道他还肯把叹老嗟悲的诗句写出?
我笑江南人并不好事,倒喜欢建造祠堂依傍着修竹。
不然就该让林先生的像配水仙王,将一盏寒泉一支秋菊向他献上。
注释
吴侬:吴语自称或称人为“侬”,此泛指江南人。曲,一作“麓”。
渌:水清。
隐君子:隐居逃避尘世的人。
佣儿:一作“佣奴”。
贩妇:女商贩。
可是:岂是。
神清:谓心神清朗。
了然:谓眼珠明亮。
东野:指唐代诗人孟郊。
西台:指宋书法家李建中,字得中,蜀人,善真行书,曾掌西京(洛阳)留司御史台,故称李西台或李留台。
微言:精微的言论。
白头曲:《西京杂记》云:“相如将聘茂陵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此处白头曲借指伤老嗟卑的诗歌。
水仙王: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荐:遇时节供时物而祭。
-
成语发音: 「chéng fēng zhuǎn duò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谓顺随情势改变态度。 成语出处: 邹韬奋《萍踪忆语》二一:“投机主义蜊是最
-
出自唐代蒋防的《玉卮无当》 美玉常为器,兹焉变漏卮。酒浆悲莫挹,樽俎念空施。符彩功难补,盈虚数已亏。岂惟孤玩好,抑亦类瑕疵。清越音虽在,操持意渐隳。赋形期大匠,良璞勿同斯。
-
随意一瞥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随意一瞥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随意一瞥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李群玉的《金塘路中》 山连楚越复吴秦,蓬梗何年是住身。黄叶黄花古城路,秋风秋雨别家人。冰霜想度商於冻,桂玉愁居帝里贫。十口系心抛不得,每首即长颦。
-
【原题】:陈行之得之因震泽旧居避小阁面列洞庭山客有名以尊经者江都仲某为长句以纪之
-
成语发音: 「chǎo yóu y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比喻卷铺盖。指解雇。 成语出处: 张贤亮《出卖“荒凉”》:“绝对听从我指
-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出自唐代韦庄的《女冠子·四月十七》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
-
1 此刻,是深秋的旷野,野草们次第放缓了蔓延的节奏,任由一些情之所系的人帮它们了却最初的夙愿。站在高处向远方眺望,你会发现他们忙碌而零落的身影:面对丛丛高过头顶的杂草,磨得雪亮的镰刀是他们手中挥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睡觉的时候,会有做梦的现象。有的人会经常做梦,而有的人一年到头做梦的次数没有几次。每个人的梦境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很幸福,而有的很悲伤。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梦见死去的父亲
-
语义说明:比喻缺乏根据且不必要的忧虑。 使用类别:用在「疑心忧虑」的表述上。 杞人忧天造句:01事情状况未明,大家先别杞人忧天,乱了阵脚! 02他最会杞人忧天,自寻烦恼了,你得多开导他。 03没想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