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伯长归浙东二首(其二)
鸡鸣戒仆御,具食起就涂。
仅取资给周,岂谓车骑都。
行过青齐野,忍见人逃逋。
翁姑累带索,跟胫无完肤。
即欲与盘餐,但可饱一夫。
迟迟去国旌,能得不疾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高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看看下面的高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吧! 高中文言文原文
-
出自宋代刘学箕的《松江哨遍》 归帆征棹,相望于黄芦烟草之际。去来乎桥之左右者,若非人世,极画工之巧所莫能形容。每来维舟,未尝即去,徜徉延伫,意尽然后行。至欲作数语以状风景胜概,辞不意逮,笔随句阁,良可
-
出自晚唐诗人杜荀鹤的《春宫怨》 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赏析 历来
-
成语发音: 「jìng pò chāi fè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比喻夫妻失散、离异。 成语出处: 南朝陈·徐德言《破镜》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
-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艺理论家。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
成语发音: 「quàn bǎi fěng y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成语
-
出自唐代许景先的《征君宅》 征君昔嘉遁,抗迹遗俗尘。了心悟有物,乘化游无垠。道丧历千载,复存颍阳真。上虞佳山水,晚岁耽隐沦。内史既解绶,支公亦相亲。儒道匪远理,意胜聊自欣。洄沿南谿夕,流浪东山春。石壁
-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其三》翻译赏析
【诗人简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德宗贞元中明经及第,复书判拔萃科,授校书郎。宪宗元和初,授左拾遗,升为监察御史。后得罪宦官,贬江陵士曹参军,转通州司马,调虢州长
-
原文绣鸾凤花犯·赋水仙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
-
出自唐代佚名的《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昭感》 铿锵韶濩,肃穆神容。洪规赫赫,祠典雍雍。已周三献,将乘六龙。虔诚有托,恳志无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