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西风听彻采菱讴。
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翻译
湖光山色,倒映如画,坐在船上,载酒而游,是多么的逍遥自在。远景是水中的沙滩,伴着采菱人所唱的歌曲泛舟湖上,欣赏着自然的美是多么的愉悦啊。近处的岸边有热闹的街市,美丽的女子。天色渐晚,画船上收起钓竿。夜晚归来,独自于妆楼寻思。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此调有平仄两体。
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
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青帘:旧时酒店门口挂的幌子,多用青布制成。
白洲:泛指长满白色花的沙洲。
唐李益《柳杨送客》诗: “青枫江畔白洲,楚客伤离不待秋。
”彻:完结,指乐曲的终结。
采菱讴:乐府清商曲名,又称《采菱歌》、 《采菱曲》。
沙岸: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
双袖:借指美女。
画船:装饰华丽的游船。
一竿:宋时京师买妾,一妾需五千钱,每五千钱名为“一竿”。
李煜《渔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故此处之“一竿”亦可指渔人。
-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出自唐代诗人李颀作品《古从军行》。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
-
成语发音: 「piāo píng làng j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飘泊无定。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小生飘蓬浪迹,幸蒙令
-
握云拿雾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握云拿雾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握云拿雾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成语发音: 「shuǐ ruǎn shān wē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形容景色幽雅。 繁体: 水軟山溫古诗词迷网提供成语水软山温的意思及拼音发音、用
-
北人食菱 作者:江盈科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
-
出自唐代武平一的《送金城公主适西蕃》 广化三边静,通烟四海安。还将膝下爱,特副域中欢。圣念飞玄藻,仙仪下白兰。日斜征盖没,归骑动鸣鸾。
-
出自两汉祢衡的《鹦鹉赋》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rdq
-
出自唐代李中的《宿山中寺》 寄宿深山寺,惟逢老病僧。风吹几世树,云暗暮秋灯。瞑目忘尘虑,谈空入上乘。明晨返名路,何计恋南能。
-
出自唐代刘威的《旅中早秋》 金威生止水,爽气遍遥空。草色萧条路,槐花零落风。夜来万里月,觉后一声鸿。莫问前程事,飒然沙上蓬。
-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飏尽茶烟绣幕风。蕊珠经里悟真空。飞琼来去忒匆匆。打马聪明图卷里,乘鸾风致扇罗中。蘧蘧庄蝶可怜虫。形式: 词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722)首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