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翻译
门外漫山白雪银光照眼,马儿惊异忽然间换了世界,我连忙乘兴踏雪去游乾明寺,将木屐的齿痕一一印上石阶。隆冬之季东风误吹,寺庙如长春苑梨花开遍,月光与雪色交相辉映,使这不夜城光明总似白天。
不能容许牛羊来践踏至洁的银雪,却喜欢喳喳欢鸣弄晴的鸦雀。
我还要携着被褥在僧床留宿,好倾听融雪时摧檐泻竹的音乐。
注释
屐齿:屐底的齿。风花:指雪。
长春苑:谓皇帝宫苑。
此借喻乾明寺。
不夜城:城在今山东文登东北八十五里。
此处借喻乾明寺。
至洁:指白雪。
新晴:天刚放晴。
摧檐泻竹:谓白雪融化之象。
榻:狭长而较矮的床,泛指床。
-
出自唐代许棠的《失题(一作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第二首)》 独夜长城下,孤吟近北辰。半天初去雁,穷碛远来人。月黯氛埃积,风膻帐幕邻。惟闻防虏寇,不语暗伤神。
-
成语发音: 「bào xīn jiù huǒ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反而使灾害
-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
【原题】:某伏睹判府司徒侍中置酒宴客即时雪作谨成七言律诗一首上献
-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诗鉴赏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凉州词”,凉州歌
-
吴廷翰原文: 家僮取鸭卵伏之,得雏鸭数拾枚。始育,则饲之盆中,少与之水,其声呴呴然,其毛羽滈滈然,予甚爱,戏之。 不数日,僮以告曰:“雏鸭有毙者矣。”既而听其声,啾啾然哀鸣;视其毛羽,苏苏然以散落
-
头撞南墙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头撞南墙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头撞南墙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
-
元末明初-叶颙广寒宫阙桂香浮,万里无云独倚楼。明月满空天似水,西风吹断海门秋。形式: 七言绝句押[尤]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571)首叶颙(元末明初)成就不详经历一字伯恺,自号
-
出自唐代卫万的《吴宫怨》 君不见吴王宫阁临江起,不见珠帘见江水。晓气晴来双阙间,潮声夜落千门里。句践城中非旧春,姑苏台下起黄尘。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