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寄赞上人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3-15 09:07:52阅读:74
唐-杜甫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前几天蒙您陪同前往南山,去寻找一处栖身之地与您为邻。
我年纪渐老腰脚乏力,在阴崖下居住实属不便。
我想找的是一块重冈北护、终日得阳的地方。
买所茅屋置点田地以终天年。
听说西枝村的西边有个山谷,那里长满了杉树和漆树。
正午时阳光颇为和暖,石田土质良好作物能够丰收。
所以我想等到雨停路干,牙疼的老病好了以后,再邀您同去西谷。
徘徊于虎穴之上,观览于龙潭之恻。
要是能在那里定居下来,我会在茅舍里备下清茶相待;也将踏着小路,拜访您的林丘。
让我们结成“二老”,相互来往,那也是很风流的呢!

注释

上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后作为对僧人的敬称。
赞上人:即赞公和尚。
一昨:昨天,过去。
一为发语词。
锡杖:僧人所持之杖,亦称禅杖,此代指赞上人。
卜邻:选择邻居。
年侵:为岁月所侵,指年老。
未便:不便。
竟日:终日,整天。
买:一作“置”。
杉:指树。
黍:指庄稼。
《全唐诗》校:“一作漆,即黍。
”稠:多。
亭午:中午。
石:《全唐诗》校:“一作沙。

塞:《全唐诗》校:“一作寒。
”宿昔:早晚,表示时间之短。
齿疾:才病。
廖:病愈。
裴回:今写作“徘徊”。
虎穴:山名。
面势:对面。
龙泓:水名。
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的门,指村舍。
径:《全唐诗》校:“一作遥。

二老:指自己与赞上人。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鹧鸪天·庚申除夕和吴伯宛舍人

      绛蜡红梅竞作花,客中惊又度年华。离离长柄垂天斗,隐隐轻雷隔巷车。斟醁醑,和尖叉。新词飞寄舍人家。可将平日丝纶手,系取今宵赴壑蛇。

    • 暗将昭君比众妃,三千佳丽无光彩

      出自南北朝沈约的《昭君辞》 汉宫美女多如云,中有一人字昭君。 天生倾国倾城色,玉质孤高卓不群。 来至掖庭已有年,愁听宫漏独成眠。 可怜绝色等闲弃,汉帝不分媸与妍。 非是君王不好色,佳人如织绕其侧。 颠

    •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全诗赏析

      原文赏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拼音解读:zhòng wéi shēn xià m

    • 万贯家私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wàn guàn jiā s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万贯:上万贯铜钱。贯:古时穿钱的绳子,既钱穿,也指一串钱,一千文为一串,称一贯。形容

    •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è sǐ shì xiǎo ,shī jiē shì dà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

    • 林 升《题临安邸》古诗鉴赏

      今日南渡的贵富之家,歌舞湖山,乐不思蜀,正蹈汴京陷落的覆辙而不知。岂不可悲!含蕴甚富,愤慨极深,然而不作谩骂之语,正是此诗特点。"> 駸駸流景岁云暮,天涯望断故人书

      駸駸流景岁云暮,天涯望断故人书 出自唐代徐铉的《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庶资一笑耳》 海陵城里春正月,海畔朝阳照残雪。城中有客独登楼,遥望天边白银阙。白银阙下何英英,雕鞍绣毂趋承

    • 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

      出自唐代刘孝孙的《咏笛》 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征客怀离绪,邻人思旧情。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

    • 《清史稿》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清史稿》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8_-10题。  张煌言,浙江鄞人也。崇祯十五年举人。崇祯自缢煤山,奉鲁王以海,从鲁王监国。 入典制诰,出领军旅。败,々奉

    •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出自元代虞集的《院中独坐》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参考赏析赏析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