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混一后赋
望乾坤浩荡,曾际会,好风云。想汉鼎初成,唐基始建,生物如春。东风吹遍原野,但无言、红绿自纷纷。花月留连醉客,江山憔悴醒人。
龙蛇一屈一还伸,未信丧斯文。复上古淳风,先王大典,不贵经纶。天君几时挥手,倒银河,直下洗嚣尘。鼓舞五华鸑鷟,讴歌一角麒麟。
形式: 词 词牌: 木兰花慢翻译
眼望着广阔远大的天地,回想起君臣的遇合犹如变幻的风云。想当年汉唐帝业初成的时侯,万物欣欣向荣大地温暖如春。当东风吹遍原野新朝建立的时候,花红叶绿显本性,人情欢忧各纷纷。为风花雪月而流连的成醉客,对局势保持清醒头脑的是醒人。龙和蛇蛰居而起,屈而复伸,料想新王朝不会轻视礼教丧斯文。应当恢复上古时代淳朴的社会风俗,继承古代帝王的典章制度,治理国家如同理清乱麻需要费精神。老天爷何时挥手下令倒银河,洗净凡世的喧闹、战争和灰尘。到那时,华丽的鸑鷟鸟将出来跳舞,吉祥的麒麟也会讴歌人世间的太平。
注释
木兰花慢: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一字,上片五平韵,下片七平韵。
混一:指元朝统一全国。
乾坤浩荡:天地广阔远大。
际会:封建时代称君臣遇合,得以行道,为风云际会。
风云:多用以比喻人的际遇。
汉鼎初成,唐基始建:比喻元朝建国开基,统一天下。
鼎:封建时代太庙内放有九鼎,鼎代表宗庙社稷。
憔悴:黄瘦,瘦损。
醒人:由屈原《渔父》“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脱化而来,指对局势保持清醒头脑、志向深远的政治家。
龙蛇:龙和蛇,词中比喻非常之人。
屈伸:指能根据政治清明与否决定出仕或退隐。
斯文:指礼乐制度,也指文人或儒者。
淳风:淳朴的社会风俗。
先王:指远古时期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圣贤君王。
经纶:原指整理丝绸,词中指处理国家大事。
天君:词中指皇帝。
嚣尘:污浊的泥土,也用来指尘世间。
鸑鷟:水鸟名,古代传说是祥瑞之鸟。
讴歌:歌颂,赞美。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太平盛世才出现,是吉祥之兽。
-
出自唐代孙长史女的《孙长史女与焦封赠答诗》 妾失鸳鸯伴,君方萍梗游。少年欢醉后,只恐苦相留。心常名宦外,终不耻狂游。误入桃源里,仙家争肯留。鹊桥织女会,也是不多时。今日送君处,羞言连理枝。但保同心结,
-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图画见闻志》 宋郭若虚撰,书成于1074年,是继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画史著作。书共六卷,第一卷《叙论》十六篇,是郭
-
出自唐代刘猛的《苦雨》 自念数年间,两手中藏钩。于心且无恨,他日为我羞。古老传童歌,连淫亦兵象。夜梦戈甲鸣,苦不愿年长。
-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全文: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耿耿忆琼树,天涯寄一欢。三山望金陵寄殷淑全文翻译:登上三山远怀谢眺,波水澹静眺望金陵。我如同在荒芜的河阳的
-
成语发音: 「bīng tàn bú tóng q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性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成语出
-
此词和《浪淘沙》(疏雨洗天清),盖出于同时。从两词所抒发的感慨、所描绘的景象和所创造的意境来看,都极为相似。“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一场大雨洗过天空,夕阳斜照彩霞映得水面格外
-
出自唐代杨夔的《送邹尊师归洞庭》 众岛在波心,曾居旧隐林。近闻飞檄急,转忆卧云深。卖药唯供酒,归舟只载琴。遥知明月夜,坐石自开襟。
-
出自唐代李咸用的《古意论交》 择友如淘金,沙尽不得宝。结交如乾银,产竭不成道。我生四十年,相识苦草草。多为势利朋,少有岁寒操。通财能几何,闻善宁相告。茫然同夜行,中路自不保。常恐管鲍情,参差忽终老。今
-
出自先秦佚名的《祭侯辞》 惟若宁侯。 毋或若女不宁侯。 不属于王所。 故抗而射女。 强饮强食。 诒尔曾孙。 诸侯百福。
-
出自宋代李琳的《木兰花慢(汴京)》 蕊珠仙驭远,横羽葆、簇霓旌。甚鸾月流辉,凤云布彩,翠绕蓬瀛。舞衣怯环佩冷,问梨园、几度沸歌声。梦里芝田八骏,禁中花漏三更。繁华一瞬化飞尘,辇路劫灰平。恨碧灭烟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