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陀辞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
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
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渚。
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
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形式: 古风翻译
斜坡山冈啊下入江,山崖陡直啊被荡漾水波撞击后,好像一堵斜墙。松树曲折啊百尺旁荫,挺拔的树干使千岁蘸惊哀。
我上面见不到太阳啊下面可有依靠,牵引着我凭拐杖行走啊是家僮也是学生。
我遥远地望见啊水里附于山体如箸的东西,是挺立修长的长者、穿着草服和羽服的道士。
瀚海般舒身仰卧,盘石般两腿张开坐着啊,有基稳固不会动摇,四面空旷无人啊连饥饿都忘掉了。
仙人偃俭自言他居住在仙境,一天一夜飞行往来不计次数。
你叫他开口说话啊,难道只有那无边的银河惊怖我心。
沉默不说话啊,如蹇昭氏之不鼓琴。
蹇昭氏安然地能使山河和日月长在,假若有贤人出世啊,梦里的仇池山是我的归路。
这不是狭小之地啊,噫嘻乎我怎么乐此而不去?
往日我游于葛天之地啊,身份不同陶氏人,还是难和他们和谐同趣。
飞升到那辽阔的部落不大吉祥啊,车夫悲叹我马有情意。
姑且逍遥啊从容闲适放任生活,沐浴我的头发啊于兰渚。
我认为世事啊千年出一圣人犹如一时之事,余行路曲折啊真正了解的人稀少。
峨峨洋洋啊我才快活啊,我好比船归属于水,鱼游鸟举也不感觉到。
不必每一思念随意实现,应和我之音好似乐声,排位如此高之人啊乐人钟子期。
注释
坡陀:山势起伏貌。颓墙:倒塌的墙垣。
茀律:曲折貌。
葛:植物名,落叶木质藤本。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yè)杖兮吾僮(tóng)亦吾之书随。
汦:此同“坻”。
澣颐:澣,同浣。
颐,指下巴。
簿颐犹言洗脸。
偓佺:古传说中的仙人名。
《神记》:“偓佺者,槐山采药父也,好食松实,能飞行。
默不言兮,蹇(jiǎn)昭氏之不鼓琴。
仇池:山名。
在甘肃省,山有东西两门。
盘道可登,上有水池,故名。
噫乎:叹词。
表示慨叹。
葛天:传说为远古时期的部落名。
怀:怀恋。
容与:从容闲舒。
此句全用《九歌》。
晞:晾干,《九歌》:“ 晞汝发兮阳之阿。
”
诘曲:屈曲,屈折。
峨峨洋洋:本形容音乐高亢奔放,此形容欢乐之态。
《列子·汤问》:“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
何必每念辄(zhé)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
成语发音: 「yá qiān wàn zhó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形容藏书非常多。 成语出处: 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书多,插架
-
出自唐代段成式的《送穆郎中赴阙》 应念愁中恨索居,鹂歌声里且踟蹰。若逢金马门前客,为说虞卿久著书。
-
蔡时鼎,字台甫,漳浦人。万历二年进士。历知桐乡、元城,为治清严。征授御史。太和山提督中官田玉兼分守事,时鼎言不可,并及玉不法状。御史丁此吕以劾高启愚被谪,时鼎论救,语侵杨巍、申时行。报闻。已,巡盐两淮
-
始忆八尺汉,俄成一聚尘 出自唐代寒山的《诗三百三首》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
-
出自宋代杨樵云的《满庭芳(影)》 只道空烟,又疑流水,依依却是行云。了然相对,又是梦纷纭。半面春风图画,黄金在、难铸昭君。溪桥断,梅花晴雪,端的白三分。真真。难唤醒,三年抽藕,织得榴裙。甚徘徊窥镜,交
-
成语发音: 「shā jī wéi sh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谓殷勤款待宾客。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
变化多端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变化多端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变化多端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建立的以曾国藩为首的封建军阀武装。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清政府指令各省举办团练,1853年1月,曾国藩以在籍侍郎奉旨到长沙,帮助湖南巡抚办理全省团练。他以原湘乡练勇为基础,扩充编练,
-
晋书原文: 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汉常山景王耳十七代孙也。家世辛年,以儒学显。轨少明敏好学,有器望,姿仪典则,与同郡皇甫谧善,隐于宜阳女几山。 永宁初,出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于时鲜卑反叛.寇
-
原文翻译注释⑴秦中:此指长安。远上人: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远是法号。事迹未详。⑵一丘: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语出《晋书·谢鲲传》。⑶三径:《三辅决录》卷一谓“蒋翊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