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辨业的文言文介绍
大学辨业的文言文介绍
《大学辨业》
清代颜李学派的代表作。清李塨著。
【作者简介】
李塨(1659-1733),字刚主,号恕谷。保定蠡县(今属河北)人。少时师事颜元,专治礼、数、射、御、兵法、乐诸学,弃八股,与颜元同创“颜李学派”。三十二岁中举后出游,结交名士,研讨学术。晚年隐居家乡,讲学经农,著作除此书外,还有《小学稽业》、《圣经学规纂》、《论学》、《平书订》、《拟太平策》、《传注问》、《恕谷后集》。此书阐述《大学》旨义,发挥颜元之学。
【书籍简介】
《大学辨业》认为程朱、陆王的心性理论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专讲性天,脱离实际的悬空之学,有违圣人“下学上达”的遗训,“朱子《孟子注》以知性知天为格物致知,存心养性为诚意、正心、修身;盖欲先上达而后下学也,至陆王则又以为上达即是下学,两派不同在此。不知不先下学,所谓上达非上达也,非大体也,皆佛氏之空幻耳”(卷三)。强调“上达”必由“下学”方能获得。反对宋明理学“主静”的`修持方法,认为闭目静坐是佛老的主张。“心之静,只是须臾,不可主之也。主此必人二氏矣。”(卷四)
对“格物致知”的解说,与其师颜元有所不同。训“格”为“至”,训“格物”为由学致知,“然不曰学而曰格,何也?学有浅深,皆可谓学。格者,由浅及深,无所不到之谓也”(卷二)。强调由学获得知,由知指导行。“致知在格物者,从来圣贤之道,行先以知,而知在于学。”(卷二)“学于平日为学,行于临事为行。”(卷三)因此,与颜元不同,认为先知而后行,“不知不能行,不行不可谓真知”(同上)。并把知行看做是平行的两个方面,“格物之于礼乐,学也、知也;修身之于礼乐,行也”(卷四)。正因为对“格物致知”和知行关系作了如此理解。李塨和颜元所走的学术路线不同,走进了考据学的狭路。
【版本】
光绪初年由王灏收入《颜李遗书》,1923年收入四存学会编印的《颜李丛书》。
-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
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 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由南宋词人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所作。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
-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译文及注释 《鱼我所欲也》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鱼我所欲也》译文及
-
宝琢珊瑚山样瘦。缓髻轻拢,一朵云生袖。昨夜佳人初命偶。论情旋旋移相就。几叠鸳衾红浪皱。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一自楚台人梦後。凄凉暮雨沾裀绣。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不喜欢阴气种的地方,尤其是和死人有关的东西,大家认为这是不吉利的。做梦是每个人都做过的事情,没有人可以一直不做梦,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
张汝明,字舜文,世为庐陵人,徙居真州。汝明少嗜学,刻意属文,下笔辄千百言。入太学,有声一时。国子司业黄隐将以子妻之,汝明约无饰华侈,协力承亲欢,然后受室。登进士第,历卫真、江阴、宜
-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eacute;)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 唐贤今人赋于其上。属(zhǔ)予(yuacute;)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uacut
-
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也。父云公,梁给事黄门侍郎,掌著作。 琼幼聪惠有思理,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词采。大同末,云公受梁武帝诏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并集。琼时年八岁,于客前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