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梅槐桥游记文言文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4 21:48:16阅读:816

梅槐桥游记文言文

  梅槐桥游记文言文

  立夏日,余独往城西访梅槐古桥。此桥距古城一舍许,横跨太湖港、水接金家湖、路望沮漳河,为古时荆州过当阳、达夷陵、通巴蜀之驿道。路已逾千年,然桥不知遗存几多年矣。

  昔传,旧时有梅槐合生,乡人以为吉兆,始架木桥以连湖港两岸。桥成树茂,逢时有暗香浮动、絮花飘飞,故留梅槐之名至今。康熙四十九年,改木为石,同治重建。设三孔,下拱上弧,长三十有三,宽逾五有余。桥面条石铺盖,石栏护围,上雕云水、花鸟、龙凤、麒麟等物,并长桥房舍、人物故事、诗词题字不一而足。桥身两侧,中拱之上各有一龙头,昂首张口,气势威严。若雨,则喷珠吐玉,蔚为壮观。

  岁月沧桑,星转斗移。昔日驿道改辙于北,梅槐之树亦夭于早年。然石桥依在,坚固如初;式样不改,古风尤存,村人仍做乡道之便。不期之间,竟为县域内仅存之古桥也。

  是日,白日当空,燠风微熏,四野麦浮金穗,菜涨绿籽,蜂引于前,蝶逐于后,怡然田园之乐。余弃车于国道,转乡路、穿绿荫、越碧水、入村郭、过田舍,里许外见斯桥矣。

  未近桥,立于水边凝之。见石桥印水,尤如双月合壁。一半微荡轻漾于水;一半浮光掠影于上。桥静水动,风吹影摇,颇有一番情趣。继而上桥,摩瓜柱、抚板栏、丈条石、观雕像,愕然见石雕依稀可辩,尤以“植槐”、“赏梅”二图明白如初。数首诗词独“述古”一字不缺。遂记之:“玉质冰姿数丈高,叩求雨露下天曹,昨宵花木成灰土,二度梅花万古标。”余不禁叹之:遥想当年,梅槐合生,覆荫桥畔,香溢流水,行人憩息于此,乡民盘桓于斯,或有文人借景抒情,或有雅士倚树把盏,那一树梅花、满蓬槐叶,给行旅之客几多清凉幽香,给好事之士几多闲情逸志。可于今,桥在树亡,空负其名,世事如斯,岂不徒增伤感乎?

  良久,欲回,忽见一石碑屹立于侧,近视之,上书“流芳百世”,下书捐钱名录。正反均镌,约五百余人。领首者时治荆州将军巴图鲁巴也,捐银一封,其余人众不等。至少者仅钱一串,皆为无衔之百姓。至此,余大悟,驿道之要冲,不为官府所建,而是百姓之捐,惟此善举,便民利国,虽则斯人已逝,然桥长存,能为民者,焉能不流芳百世乎!

  丁亥三月廿(立夏)日圣诞老人记于槐荫下。

  立夏

  今朝夏日始,农事从此忙,

  方方秧田中,倒映麦穗黄。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