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初三语文第五章《与妻书》文言文知识归总结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4 21:26:23阅读:458

初三语文第五章《与妻书》文言文知识归总结

  一、1不能竟书而欲搁gē笔放下

  2称chn心快意符合

  3必不能禁jīn失我之悲经受

  4使之肖xio我相像,类似

  5一恸tng极悲哀

  6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7、虽不谓吾言为是

  8钟情如我辈者

  二、通假宇

  1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彀,通够2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3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念,通廿,二十。

  三、文言实词

  1、一词多义

  与与妻书动词,给,给予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介词,和,同,跟

  吾与(汝)并肩携连词,表并列,和、同。

  竟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动词,完毕,终了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副词,全,整,终。

  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动词,推广到

  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介词,等到。

  书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名词,信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动词,写

  四、文言虚词

  其: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代词,他们。

  卒不忍独善其身代词,自己。

  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代词,代腹中之物。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代词,代鬼。

  吾亦望其言是实代词,那些。

  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副词,表猜测,大概,或许。

  汝其勿悲副词,表婉商语气,可,希望。

  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副词,表期望,应当,一定。

  所:助天下人爱其所爱助词,与动词爱组成名词性短语,所(爱)的人。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助词,与动词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所(追求)的志向。

  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助词,与动词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未写完的话。

  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名词,处所,地方。

  所以: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因此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的原因。

  相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指代性副词,我。

  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指代性副词,你。

  为: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介词,对,向。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介词,替。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动词,表判断,是。

  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副词,加强语气,(更)是。

  当尽吾意为幸动词,感到

  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动词,当作

  盖: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副词,大概。

  以: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介词,拿。

  汝不必以无侣悲介词,因为。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介词,把。

  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介词,用。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第一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可译成着。第二个以,介词,从。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介词,凭着。

  则: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第一个则,连词,相当于就。第二个则,连词,表承接,相当于那么。

  而: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连词,表修饰,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连词,表转折,可是。

  即: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副词,就,就是。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连词,即使,纵使。

  五、词类活用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形作动,尊敬;后两个老形作名,老人。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形作动,爱护;后两个幼形作名,小孩。

  3称心快意使动用法,使愉快。

  4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意动用法,以为乐。

  5瓜分之日可以死瓜,名作状,象切瓜一样;死,使动用法(其后省略宾语之),使死。

  6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动作名,远行的事情。

  7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名作动,追求。

  8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名作状,用数字。

  9汝幸而偶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配偶。

  10卒不忍独善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善、好。

  11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尽:形作动,写尽。万千:数作名,很多的话。

  12意洞手书名词作状语,用手,亲手。

  13当尽吾意为幸尽,形作动,领会尽,领会透;幸,形作名,幸事。

  六、古今异义词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并且推广到

  2吾家后日当甚贫古义:以后的日子

  3汝泣告我请求

  4汝可以模拟得之想像、揣摩。

  6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志同道合的人

  补充:

  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古今同义:因此。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古义:的原因。

  七、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判断句

  2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判断句

  2、省略句

  3望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告妾,妾愿随君行(省略介词宾语)

  4吾居(于)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省略介词于)

  5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于)今日之中国(省略介词于)

  6吾辈处(于)今日之中国(省略介词于)

  7天灾可以死(人)(省略宾语)

  8谁知吾卒先(于)汝而死乎(省略介词于。)

  9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定语后置)

  10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定语后置)

  11吾爱汝至(状语后置)

  12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主谓倒装句)

  固定结构

  13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表选择,与其不如

  14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表疑问,把怎么办,对怎么样,拿怎么办。

  八、翻译

  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然而中国遍地是腥风血雨,满街都是狼犬,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生活?

  补充: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敬自己家的`长辈(老人),从而推及到尊敬别人的长辈(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3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正确的,但也无话回答我。

  4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像我们这样专一爱情的人,能忍受这种事情吗?这就是我敢于索性去死而不顾你的缘故啊!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为什么美人鱼不穿鞋? 答案:因为她没有脚

      脑筋急转题目:为什么美人鱼不穿鞋? 脑筋急转解析:美人鱼是童话世界里的一个人物,其身体的上半部分是人,下半部分是鱼,鱼是没有脚的所以不能穿鞋。 脑筋急转弯答案:因为她没有脚

    • 李白《上留田》全诗翻译赏析: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上留田 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 白居易《浪淘沙》全诗赏析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 成都小升初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成都小升初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

    • 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原文译文

      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原文译文   高一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翻译  《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 经典爱情诗句大全_凄美伤感的爱情诗句

      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3.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4.杨

    • 高中必背文言文原文阅读及解释5篇

      高中文言文5篇 1、《逍遥游》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发)而飞,其翼若垂(悬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

    • “胡松年,字茂老,海州怀仁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胡松年,字茂老,海州怀仁人。幼孤贫,母鬻机织,资给使学,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政和二年,上舍①释褐,补潍州教授。八年,赐对便殿,徽宗伟其状貌,改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为殿试参详官

    • “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与弟召修负母循环来岩谷间,喘不得息。 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